提起三国,不少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乱世”——很多时候,这甚至不是一个负面评价。动荡的时代给了无数人建功立业的机会,群雄辈出,凭借智力、武力乃至运气书写着属于自己和时代的传奇。这些传奇又在众多历史文艺作品里诠释了无数次,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这种“与人斗”的底色下,哪怕是相互合作,也少不了勾心斗角、计策权谋。其中,最经典的正面例子无疑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抗曹,真实历史上,这是一次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演义中更是留下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经典桥段。

相比之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看起来更像是个反例——虽然师出有名,却因为各人心怀鬼胎、无法真诚合作而失败。尽管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吴书·孙坚传》《后汉书·袁绍传》等史料记载,真正讨伐董卓的联军应该只有13家左右,但他们之间的关系的确盘根错节,繁杂程度不输《三国演义》的描写。

这样错综复杂的故事,往往能够成为历史、战争题材游戏的重要参考。比如《率土之滨》即将在6月19日开启的第一赛季“讨逆建功”,就以诸侯征讨董卓这段既有合作、又不乏博弈的故事为核心,为战争带来了新的变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9日,《率土之滨》将开启“讨逆建功”新主题赛季

想“讨董卓”不容易

以三国为背景的游戏中,董卓的出场频率其实非常高,可谓是三国初代Boss,出“新手村”的第一关。没有他,许多在后续故事中声名远扬的角色和事件就难以出现。像是筹谋连环计的王允、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貂蝉、堪称最强武将的吕布,甚至献刀的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都会错过不少高光时刻。

因此,不少游戏里的董卓往往“出场即巅峰”,是个昏聩、肥硕、自带酒池肉林特效的角色。他的“功能”往往也十分明确:衬托其他角色的智谋、忠义和勇武。正因如此,玩家心目中的董太师形象也逐渐固化了下来——一个背景板型Boss,只有他死了,后续故事才能展开。

然而,《率土之滨》新赛季“讨逆建功”里的董卓不太一样。在6月8日发布的“率土人物志”董卓动画短片《折箭攒锋》中,玩家可以了解到董卓从年少立志为国立功,到击败叛军、封侯拜将,再到控制献帝、独掌朝纲的过程。面对诸侯联军征讨,他仍然毫无惧色,“莫谓我刀剑不利”——一段既完整又复杂的成长曲线。

“率土人物志”董卓动画短片《折箭攒锋》

这显然更加贴近历史上的董卓形象。就像此前为曹操、孙权、灵帝等角色制作“人物志”动画短片一样,《率土之滨》项目组在对董卓的塑造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根据考证,董卓并非完全不懂权术的莽夫,进入洛阳时,他拉拢大将军何进及其部属,又招揽吕布,壮大了自身的军事实力。掌握朝政后,他通过启用被党锢牵连的名士,收买了不少人心,许多州郡因此以服从天子的名义,接受他的调遣。总的来说,董卓虽然多行不义,却也是毋庸置疑的强敌,如果没有王允等人的计谋,即使讨董联军并未大肆内讧、互相征伐,也未必能战胜这位太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戏中,董卓也能带给玩家相当大的震撼

全新主题赛季“讨逆建功”中的董卓,拥有与历史相符的实力。赛季开始时,董卓和他麾下的九大军团将占领司隶、雍州、兖州、豫州的城池和关卡,同时还在其他九州都拥有城池。这些城池虽然暂时不会直接受到董卓势力的支配,但随着时间推移,或当董卓完全占领司隶、雍、兖、豫四州,它们就会成为董卓势力迅速扩张的重要据点。这就要求玩家必须尽早清除所属州的董卓势力,才能遏制对方的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除董卓势力”是玩家的重要目标

不仅董卓军团强大,本赛季的城池守军亦非常强大。

董卓阵营的初始城池拥有专属的守卫武将和护卫营地,护卫营地实力与城池守军大致相当,且专职守城,几乎不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干扰。而守卫武将拥有犄角、护主、离间、奋勇、心机技能,一旦玩家发起进攻,必将触发反击,让玩家部队暴走、怯战或者犹豫,降低战斗力,大幅提升城池攻取难度。对此,实力强劲的盟或许可以单打独斗,但各盟之间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或许是个更优的解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池守将里也有不少名人

与真实历史和更为人熟知的演义有所不同,“讨逆建功”中没有王允设计诛除董卓的故事。也就是说,是剿灭所有董卓势力、匡扶汉室,还是如真实历史上的讨董联盟一般功亏一篑,全看玩家的表现。

事实上,搭建起一个既还原历史、又足够复杂的舞台,再把笔交给玩家,让他们用战斗与博弈书写自己的故事,《率土之滨》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不论是“甲子狼烟”的黄巾之乱、“官渡争锋”的兵系军备,还是“赤壁鏖兵”的水战火攻,它们与活跃在十三州里的玩家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又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率土”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版本都有独特的故事和玩法

在SLG里,“同心协力”意味着什么

不论正史还是演义,讨董之战最大的“看点”不是失败的结果,而是诸侯内斗、汉室名存实亡,最终导致群雄割据、战乱四起的过程。此前,还能有人打着正义的旗号,指望“一战而天下定”;此后,群雄谁也不服谁,直截了当的利益纷争拉开帷幕。

某种意义上,这反而很符合《率土之滨》的氛围。一直以来,《率土之滨》玩家中都流传着“在率土里玩到真三国”的说法,而它们所指的大多是些玩心眼、搞计谋的段子。比如流传颇广的“白衣渡江”——一位盟主“诈死”偷袭敌对盟的关隘,却因为对方“肝帝”率军对抗而功败垂成,反倒让自己成了乐子。除了与敌人斗智斗勇,“友军”也不可不防,内线、反间、背刺等操作,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不过,“讨逆建功”略有不同。在董卓势力的强大实力震慑下,玩家与玩家、盟与盟之间的合作变得十分重要。而这也使得“讨逆建功”成为《率土之滨》的首个GVE赛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VE将为《率土之滨》带来更多变化

具体来说,在新赛季中,玩家将以自己的主城为据点,通过参与攻城、讨伐董卓军团营地、提升自身势力值等方式获取功勋,功勋达到一定程度即可获封头衔,每天可以领到与头衔相应的“俸禄”,获取额外资源。

与此同时,“讨逆建功”赛季取消了玩家打败玩家获得武勋的设定,攻击其他玩家不会获得武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内斗,鼓励合作。赛季结算时,玩家们只有剿灭十三州所有董卓势力,才能获得胜利,赢取更多奖励;如果董卓势力未被彻底清除,奖励也会相应缩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讨董”,获得功勋,一路晋升

不过,这毕竟是《率土之滨》,鼓励合作并不意味着降低策略度。事实上,不论是否击败董卓,各同盟都需要根据最终占领值和排名,来分配不同的结算奖励。从这个角度说,“讨董卓”和GVE更像是设置了一个新的、变数更多的框架,玩家们则需针对这个条件制定新的对策和博弈思路——胜利是要争取的,蛋糕也要最大的。对于擅长谋略的玩家来说,是一家做大、单挑全州的讨董大任,还是合纵连横、在多方势力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抑或韬光养晦、趁他人内斗时坐享渔翁之利,情势瞬息万变,一切思路都可能在战场上为我所用。

值得一提的是,玩家在“讨逆建功”中的头衔成长分为8级:大庶长、关内侯、都亭侯、亭侯、都乡侯、乡侯、县侯、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了游戏设计而稍作修改,但大体上也符合东汉后期赐爵的真实历史。玩家若想在赛季结算时获得奖励,一个基本条件是个人爵位至少达到“乡侯”——略高于关羽的“汉寿亭侯”,低于诸葛亮的“武乡侯”(武乡是一个地名,实际为县侯)。在赛季征伐中,这或许不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但从这个小小的细节里,玩家仍可自然而然地窥见历史的韵味。

结语

虽然不乏调侃,但玩家口中的“玩到真三国”无疑是对《率土之滨》极高的评价。一方面,人们能在《率土之滨》里感受到更多真实的三国要素;另一方面,他们还能凭借不断更新的玩法系统,体验到符合当下时代的三国题材内容,讲出属于自己的三国故事。

也就是说,对于当下的玩家——尤其是年轻玩家——而言,在《率土之滨》里,三国已经不仅限于书中、屏幕中的观赏对象,而是一种可体验、可投入的内容。在这个前提下,《率土之滨》也努力将三国的种种细节设计到每个赛季中,让它们更多地触达玩家。这些细节既包括“率土人物志”等还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向,也包括“百业争鸣”“四序天象”等寻常作品中容易被忽略的要素。

支撑着这个核心的,是《率土之滨》一以贯之的态度:既有严谨考据,又有原创能力,同时为玩家提供发挥创意的舞台。这或许正是《率土之滨》9年以来保持着不错的成绩、又能让人对它抱以期待的原因——在“讨逆建功”之后,还会有更多人、事、物,登上《率土之滨》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