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肠外科为一位家族性结肠息肉癌变合并肝转移的患者完成了一例高难度手术——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Miles+肝转移瘤切除术+回肠造口术。在该院肝胆肠外科主任罗嘉的指导下,副主任医师石磊、权虎,主治医师吴正春采用全腹腔镜共同完成了该台手术,手术顺利,患者出血量仅为100毫升,较传统开腹手术极大地降低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术后第七天,患者康复出院。

45岁的张先生7天前因腹痛入住湖南省肿瘤医院。入院后经肠镜检查确诊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其中直肠息肉已经癌变,同时合并肝脏单发转移。经过术前MDT和科室内疑难病例讨论,决定了治疗方案,先行新辅助化疗后通过肝脏三维成像,进行了数字化手术规划。术中使用腔镜超声精准引导明确肿块位置,完成了精准化的全结肠+肝脏转移瘤同期手术切除。术后,营养外科团队采用加速康复理念,术后12小时拔胃管,24小时进行下床活动,患者术后3天造口已排气排便并进食流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石磊介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结直肠内会出现大量息肉病变,且容易恶变为结肠癌,恶变率为100%。此类疾病以结直肠内广泛出现的大量息肉为典型临床表现,家族史对于家族性息肉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家族中多代人的相关疾病史综合考虑。通过遗传学检测能发现患者与家族性息肉病相关的遗传突变。常见的突变位点包括APC基因等。作为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FAP有着非常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因此,诊治一位患者,对其家系中潜在病患的筛查同样重要。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和腹腔镜肝转移瘤切除术都是微创手术,通过几个小的切口向腹腔内插入镜头和手术器械,分别进行结肠的完全切除和肝转移病灶的切除。这些方法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等优点。”石磊表示,腹腔镜全结肠切除和肝转移瘤切除术主要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癌及其肝转移、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其他需要全结肠和肝转移病灶切除的复杂性结肠疾病患者。这些疾病通常具有长期慢性炎症或增生性病变的特点,许多情况下可能有遗传因素,可通过结肠镜检查、活检、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进行确诊。

石磊提醒,肿瘤的治疗需要防筛并重,部分肿瘤可以通过询问家族史、观察临床症状及掌握既往基础疾病等手段确定高危人群,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癌筛查,能够将肿瘤在发病早期甚至发病前进行有效的干预,极大地改善患者预后。

通讯员彭璐 谢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