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市场的变革时代,各大主机厂的日子过得确实愈发艰难。

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多家车企掌门人就在激辩车市“内卷”的情况。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直言“没钱赚、没有效益,企业不可能生存”,甚至自曝“裁员了不少”。与此同时,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直接指出,“简单粗暴的价格战,背后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承认,从2023年开始,国内车市就笼罩在了“价格战”之下,甚至出现了12万买 雪铁龙C6 参数 图片 )的不常规局面。而到了2024年,比亚迪在年初更是就已经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电比油低”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当然,“价格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确实有在稳步上涨。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1-5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的累计销量达到了807.3万辆,同比增长5.7%。可即便整体销量向好,但传统燃油车企的生存已经很艰难,而一直降本的新能源汽车其实也不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统计显示,2023年新车平均市场零售价、终端成交价,比前一年下降了10-15%,今年1-4月份又下降了10%,这个降价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而以2023年的财报数据作对比,国内的18家上市车企,包括新势力在内,有12家车企在过去一年实现了盈利,合计净利润不到1000亿元,其中比亚迪占了300多亿元。作为对比,丰田汽车2023财年净利润4.94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304亿元,超过国内所有车企的利润总和。

也就是说,在“价格战”的激战之下,大多数车企其实并没有盈利什么。虽然从竞争力上来讲,降价确实会提升性价比,从而帮助车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自己的利润,即便有的车型销量还算可观,可最终的利润也不会太多,赚不了太多钱就是如今很多车企面临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谁在“价格战”中捡到了便宜?可能从表面上来看,这个答案应该是消费者。举个例子,一台20万的车,若是质量都不变,配置一点不少,然后给你降到了17万,这肯定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事情,毕竟能够用更少的钱买到更优质的产品,这就是赚了。

然而,车企早就苦“价格战”久矣,在面临利润减少、经销商难养、裁员也无法挽救损失等等这样的情况之下,谁能保证自己买到的降价车是没有“偷工减料”的呢?而且汽车本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完美环境,除了主机厂,谁买车的时候知道车子的实际价值?现在觉得超值抄底,开三五年生锈了也没处伸冤了。所以当消费者自认为在促销中捡到便宜时,也可能要面对更高的故障率和看不见地方的“偷工减料”,消费者也可能会是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言道,价格战就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在汽车市场,光靠降价来应对,其实就是拉低了竞争法则,只解决了一时的问题,对于长久之后的发展完全想都不想。而要想遏制车市的下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激情,“价值战”才是最靠谱的,围绕“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通过先进技术降本、新产品拉动、优质服务来保持消费者粘性。

毫无疑问,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新能源变革,这种快速的转变也压得很多燃油车企喘不过气来。但在压力之下,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夸大宣传更是不可取,要想抢占市场份额,最终还得从产品本身出发,毕竟产品都足够优秀了,还怕别人不买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