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的汽车出口数量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但日本汽车帝国的核心并不在日本本土,而在全球各地。

日本车企在海外建有179家工厂,去年共生产了1600万辆汽车,加上本土出口的400万辆,去年日本实际销售到海外的汽车数量应该为2000万辆,远超我们的出口量491万辆。

这才是比亚迪真正要面对的对手。

从1-5月新能源销量分析,比亚迪狂卖127万辆,一骑绝尘,断崖式领先第二名广汽埃安113万辆,已是国内新能源的绝对霸主。

数据来源:凤凰网财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凤凰网财经

作为独一档的存在,比亚迪真正的对手已不是国内的友商,而是称霸海外的日本车企。

想要成为能比肩华为的民族骄傲,比亚迪必须征战海外,像日本车企一样,源源不断地为本土赚取外汇。

那么,比亚迪在海外真实情况如何?

可以用“星星之火,尚未燎原”形容。在个别市场,表现亮眼,但没有形成整体突破。

在以色列,比亚迪的销量已逼近马自达,排名第五。如果单算纯电车销量,比亚迪则名列第一。以色列的汽车经销商对比亚迪表现出了强烈兴趣,争着派人到深圳总部抢夺经销权。

在汽车的故乡德国,街上的纯电车除了特斯拉就是比亚迪。尤其在中小城市,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比亚迪的车标。德国人很愿意尝试售价不到两万欧的比亚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一些核心市场,如东南亚、澳洲、巴西等,比亚迪遭到了日本汽车帝国的顽强阻击,销量少则几千,多则过万。与销量以百万计的日本车企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

去年,我们经常宣传“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但日本汽车帝国的核心并不在日本列岛,而在全球各地。

日本车企在国外建有179家工厂,去年共生产了1600万辆汽车,加上本土出口的400万辆,去年日本实际销售到海外的汽车数量应该为2000万辆,远超我们的出口量491万辆。

这才是日本汽车帝国的真正实力。比亚迪想要翻过这座大山谈何容易?

日本汽车帝国共有三道防线构成:最外围的防线是发达国家,如中国、欧盟、北美、澳洲。日本车虽然在这些市场卖得不错,但也面临激烈的竞争,赚的钱多投入也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道防线是落后国家,如东南亚、印度。这些国家的老百姓收入低,喜欢买性价比高的日本车。

日本车企不但占领了当地80%以上的市场,也能左右当地的产业政策,实力深不见底。

第三道防线是日本本土。本土的销量虽不及海外多,却有全球最出色的内燃机技术和顶级汽车人才,为日本汽车在海外攻城略地提供了雄厚的技术力量。

除了三道防线外,日本车企还有个“独门秘籍”商社制度。

商社是日本企业出海的排头兵,他们的员工深深扎根于所在国,一边收集商业情报、分析市场情况;一边广泛结交政商人士,培植日本在当地的影响力。

比如,有家叫“三菱商事”的商社,曾成功地游说印度政府单独减少日本汽车的进口税。更夸张的是,印度汽车协会选了个日本人当主席,协助莫迪制定产业政策。代价是铃木答应在印度建工厂。

商社还会为日本车企提供物流、销售网点、商业谈判等服务。有了他们的帮助,日企出海不再是盲人摸象。

目前,我们很欠缺这类企业。中国企业出海要么单打独斗,要么与日本商社合作,比较被动,不如日企专业。

照理说,比亚迪想要突破日本车企的封锁,应该从最外围的发达国家攻起,如以色列、德国,这里的市场比较分散,没有一家独大的车企。等有了一定的积累、口碑后,再去攻第二道防线,一点点挖日本汽车的墙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王传福的选择非常令人意外,他居然直捣黄龙,集中了最多的资源,猛攻日本本土。

2022年,比亚迪吹响了进军海外的号角,员工被派往日本、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开拓市场。连员工都无法理解,为何日本会成为比亚迪出海的首选地?

从经济角度分析,这是一桩赔本概率很高的生意。日本的汽车市场高度封闭,年销400万辆的市场规模,本土车企占了376万辆,仅给外国车企留下24万辆的狭小空间。

无论是韩系车、美系车,还是打遍全球无敌手的德系车,都无法在日本站稳脚跟。

但比亚迪一口气在日本开了22家4S店,并计划到明年开设100家。

日本人对比亚迪的印象不大好,只记得这是一家靠山寨卡罗拉、花冠的中国车企。

他们很不屑地认为:丰田有着足够的技术储备,加上遍布全球的渠道,只要发力纯电车,很快会将中国新能源车企打得落花流水。

这或许也是王传福着急出海的原因,他曾断言:机会就三五年的事,再累我也要亲自指挥打仗。

相较起盲目的乐观派,比亚迪很清楚日本车企的实力,他们最近几年路走偏了,一旦调整过来,将对比亚迪在全球的战略带来巨大的压力。

比亚迪在日本的销量也不容乐观,5个月仅卖了484辆,不及国内销量的十万分之一,可以忽略不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什么王传福还要积极在日本扩张呢?

可能有两层考虑。第一层是“亮剑精神”,越是被认为是不可战胜的敌人,越要敢于竞争,让日本人看看中国车企的实力,不再是20年前的吴下阿蒙了。

第二层是做给国内和全球消费者看的,让他们知道比亚迪的品质已得到日本市场的认可,品质一流。

总的来说,出海日本,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一次行动。

但这也是比亚迪出海的必修课——插旗日本列岛,然后掉头猛攻日本汽车帝国的外围防线。

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必须做,否则仅仅一直盘踞国内,难免被人贴上“耗子扛枪窝里横”的标签。

只有像华为一样,把基站建满全球,让竞争对手害怕,才是一家伟大的企业。

征服海外,比亚迪距离伟大,仅一步之遥。

作者: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