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6月开始,就到了新疆旅游大热的季节,美丽的独库公路已经开放通行,令人流连忘返的新疆阿勒泰地区,更是成了新疆旅游的重头戏。

喀纳斯、可可托海、白沙湖、乌伦古湖、五彩滩等风景区,都在阿勒泰地区

实际上阿勒泰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素有北疆水塔之称。这里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境内拥有56条河流,是新疆的丰水区,著名的额尔齐斯河便发源于此。

如此重要的一个地方,其实在清朝末年,差点就和我们失之交臂了。这是什么情况呢?一般北方领土的问题,都要问问我们北方的那位邻居沙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灭准噶尔,沙俄捡漏得到了阿尔泰部分地区

阿勒泰和阿尔泰其实就是翻译问题,没啥区别,当初可以统一称之为阿尔泰地区或阿勒泰地区。不过由于目前阿勒泰和阿尔泰分属中俄两国,因此才会区分开。

之所以这么称呼这片地区,主要是因为阿尔泰山。阿尔泰是蒙语,意思是金子,阿尔泰山指的是金山的意思。该山脉绵延2000多公里,斜跨中俄哈蒙等国,我国分到了阿尔泰山脉南坡的500公里左右,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

原本整片阿勒泰地区,在明朝末年,归属三大蒙古中的漠西蒙古。到了清朝前期,这里便归属了统一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了。

1755年,清朝出兵攻打准噶尔汗国,在1757年将其攻灭,和清朝折腾了70多年的准噶尔汗国就这么没了。

实际上准噶尔汗国巅峰时期的实力,还是非常强悍的,他们的足迹遍布新疆、中亚、外蒙、俄国等地,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庞大帝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沙俄也不敢随便和准噶尔汗国较劲,沙俄更喜欢拱火,让准噶尔汗国跑去找清朝的麻烦,入侵喀尔喀蒙古。每次清准战争,基本都是这么打起来的。

清朝击败准噶尔汗国的过程中,沙俄也没闲着,过去不敢大肆入侵准噶尔汗国的地盘,那是忌惮他们的武力,可到了这时候,沙俄自然也不甘寂寞,开始大举入侵准噶尔汗国旗下的领地。阿尔泰地区的一部分,就是在1756年左右,被沙俄强行征服的。

而阿勒泰地区,当时则被划入了乌里雅苏台将军的管辖范围之内。乌里雅苏台将军,是1733年清朝设立的一个职务,主要管辖喀尔喀蒙古、科布多等地,阿勒泰归属清朝以后,也成了乌里雅苏台将军的管辖范围。准确来说,是归属于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

由于准噶尔汗国被灭了,曾经在清朝初年远遁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部,选择了东归。回来以后,其中一部分土尔扈特部牧民,便被乾隆安置在了阿勒泰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科布多划出来,无形中却救了阿勒泰一把

所以说阿勒泰地区纳入清朝的势力范围以后,便和科布多合并,归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隶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统一管理。

乌里雅苏台指的就是喀尔喀蒙古,所以说很多外蒙人,便认为阿勒泰这地方,原本应该和外蒙合并在一起的。其实他们不读历史,这地方在明末就属于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关系,是在准噶尔汗国被灭后,才建立起来的。而且还不是直属库伦管辖,而是归属科布多管辖。

但是我们从地理位置就能看得出这种划分是很不合理的,科布多位于阿尔泰山脉以北,阿勒泰则位于阿尔泰山脉以南,管理起来明显很不方便嘛!

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而且沙俄当时咄咄逼人,大肆入侵外西北地区,当时已经侵占了外西北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入侵科布多以及阿勒泰,只是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1902年,清朝特地在阿尔泰地区单独设立了办事大臣,到了1904年更是将阿勒泰地区从科布多划了出来,建立阿勒泰特别区,直属朝廷管辖。

1911年,清朝覆灭前夕,沙俄开始怂恿外蒙出来单干,而且给了不少物资装备。外蒙这边觉得科布多、阿勒泰地区,过去也归属喀尔喀蒙古,所以也应该并入他们这个新国家才对,因此开始劝说科布多和阿勒泰的话事人,让他们跟着外蒙出来单干。

人家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外蒙这帮使者,反正都是给人做小弟,为啥不找个大一点的潜力股呢?清朝虽然衰败了,但中国地大物博,明显比沙俄手下的外蒙有潜力太多了,因此他们坚决拒绝脱离中国。

外蒙当局勃然大怒,立刻出兵4000人,袭扰科布多、阿勒泰。科布多地区很快沦陷,可阿勒泰凭借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暂时躲过一劫。如果1904年阿勒泰没有和喀尔喀蒙古分家的话,那外蒙真可能一举将其拿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增新为我们保住了阿勒泰

1912年清朝没了,北洋集团正式上场。外蒙也利用这个机会,果断出兵阿勒泰。如果没人管的话,那阿勒泰说不定真的就被外蒙给抢了。被外蒙抢了,实际上就是被沙俄给抢了。

作为外蒙的主子,沙俄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如此美丽的山河,落入小弟的口袋的。所以说“我的阿勒泰”,差点成了“俄的阿勒泰”。

当时坐镇新疆的是新疆都督杨增新,他可不给外蒙任何面子,直接出兵北上,于1913年6月在阿勒泰将外蒙的军队狠狠揍了一顿,从而保住了阿勒泰地区,而且有望收复科布多。

小弟被揍了,当大哥的当然要为其出头,沙俄便开始恐吓刚成立的北洋集团,如果北洋不管的话,那么驻扎在新疆的俄军可就要搞事情了!最终老袁还是向沙俄服软了,承认科布多可以由外蒙暂时代管。那么杨增新就没有继续进军科布多的理由了。

但是杨增新的底线是要守住阿勒泰,那时候沙俄已经对阿勒泰地区蠢蠢欲动了,正在不断向阿勒泰抽调人马,并且打算按照过去的套路,安排一批俄族人前来定居。最恶心的是,他们要求北洋下令,不允许新疆驻军继续向阿勒泰地区挺进,只允许俄军可以进入此地。

时间一,那变数可就太大了。阿勒泰特别区,是归属北洋直接领导的,但北洋对此地也是鞭长莫及。为了保住阿勒泰,杨增新也想了不少办法,头发都愁白了,毕竟跟沙俄动手概率不大,不跟沙俄动手又没法守住阿勒泰,他只能坚持不撤军,与沙俄、外蒙僵持在这里。

关键时刻,沙俄在1917年崩盘了!他们还没来得及彻底霸占阿勒泰,自己就崩了!果然是坏事做多了,报应不爽。

到了1919年,北洋这才将阿勒泰地区改为阿山道,将其归入新疆管辖。阿勒泰地区这才再次正儿八经地回到了新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蒙对阿勒泰,其实并不死心

沙俄覆灭以后,外蒙本身都在1919年被北洋收复过,他们当时自然不可能染指阿勒泰地区。不过苏联成立以后,再次成为了外蒙背后的老大。

在苏联的支持下,外蒙不仅再次分出来单干了,而且再次对阿勒泰地区有了想法。最著名的一件事,便是1947年的北塔山之战。

北塔山是奇台县通往阿尔泰的必经之地,而且也是周围的战略高地。外蒙打算夺取北塔山,从而进军阿勒泰。

当时外蒙背后有苏联这个大哥撑腰,自然是有恃无恐,而且苏联的确也派了不少战机为他们保驾护航。不过最后外蒙还是没能得逞,阿勒泰地区依旧固若金汤。感兴趣的朋友,额可以详细了解一下这场战役。

由此可见,先民们守土不易,尤其是为我们后世子孙保住了偌大的锦绣山河。左宗棠、杨增新、赵尔丰等人,虽然有些人很少被推崇,但不应该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