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看到了一个网名叫“玉‬宇‬清辉”‬的人转发《洞见史》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张‬维‬迎‬:中国‬数‬千年‬停滞‬不‬前‬,根‬在‬思想‬垄断‬。阐述了张维迎关于思想和启蒙等一些观点。看后,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忍不住想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

张维迎讲了四个观点,第一个是关于“启蒙”的观点。第二个是“理念、思想、观念”对人类的重要性。第三个就是关于“思想的重要性”。第四个是讲“中国30年改革是功利主义主导的改革”。对他的一些看法真的是不敢恭维。故此,在这里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们来逐个看看他的这一些观点。他的第一个观点,说明启蒙的重要。例举了西方在几百年前,尤其是18世纪,出现过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及德国康德这样的思想家。他认为中国一直没有经过这个阶段,直到一百多年前,特别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才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了思想启蒙。接下来他说:“但是‬这个‬思想‬启蒙‬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基本‬就‬中断‬了,被‬“一个‬主义‬”代替‬了中国‬人应有‬的‬启蒙‬,然后‬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以后‬好‬多‬思想‬界‬的人做‬了一些启蒙‬性‬的工作,到‬1989年‬也‬中‬断‬了。到‬现在‬仍然‬没有‬经过‬真正‬的启蒙‬,启蒙‬在‬中国‬是‬一个‬“半‬拉‬子‬”工程‬,也是‬一个“夹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他还说:“中国‬人对‬基本‬的‬权利‬,对‬自由‬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模糊‬的,也‬包括‬对‬民主‬的看法‬。自由‬是比‬民主‬更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自由‬的理念‬,那么‬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他的这个观点我认为有两点是必须要搞清楚的,一是究竟什么叫思想“启蒙”。二是应该要弄清楚什么是“自由”、“权利”和“民主”与“法治”等的基本概念。
在张维迎看来,“启蒙就是要认识人就是人,人之所以跟动物不一样就是有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有有了自由,我们才活得有尊严。”他还说,“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有理性、能思考、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包括了要去表达。”
这就是张维迎对“启蒙”的解释。按照他的逻辑,人的思想启蒙,就是要人都认识到人的“自由”和“权利”。启蒙应该是人类从自我导致的不成熟状态中的觉醒。这种不成熟是在缺乏指导下无力运用自我理性的状态。启蒙需要智慧,需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性。启蒙应该是人类在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对因自我导致的不成熟的觉醒。这个“成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意志等诸多方面。而张维迎却把它片面地单一地理解为人的“自由”和“权利”,这种解释自然是不科学的。

如果按照张维迎的这种解释,那么,他能给“自由”和“权利”做出个合理的解释吗?这个“自由”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无拘无束的绝对自由,还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相对自由呢?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只是相对的。比如,在一个集体或一个公共场所,一个人的自由就必然会受到这个集体或公共场所的规章制度的约束,我们只可能在遵守集体或公共场所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充分行使自己自由的权利。同理,在一个社会活动中,任何人的各种自由权利都必须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实现。思想启蒙,总不能让人们像洪水决堤一样不受任何约束吧?

再看世界历史上启蒙运动,在17—18世纪欧洲以启蒙思想家推动的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类现世生存状况的运动。这种启蒙运动是一场哲学、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旨在推翻封建制度和迷信,倡导人民自由和民主。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张维迎对思想启蒙的理解,他认为,中国只有在甲午战争之后开始了思想启蒙,而到“上世纪20年代”就被“一个主义”代替了“应有的”启蒙。上世纪20年代的提出的主义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就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让人民开始接受的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张维迎,中国人民在几千年来饱受封建统治思想的奴役,人民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怎么就不是思想启蒙了呢?从这里,我们实际上就可以知道,张维迎的所谓“思想启蒙”实际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启蒙。因为甲午战争之后的思想启蒙只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而不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所以,张维迎不承认无产阶级的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是两面大旗,即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当时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新的思想开辟了道路,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这些在张维迎看来却是“由一个主义”代替了“中国人应有的启蒙”,这就不言而喻,他的思想启蒙,不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思想启蒙,而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这就说明了他是明显的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面来看的所谓的“思想启蒙”。
他后面说的改革开放“做了些工作”,1989年也“中断了”,“现在仍然没有经过真正的启蒙”,同时,他给赋予了“半拉子”、“夹心饭”的比喻,言下之意,中国人仍然还处在思想混沌状态,没有觉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他对“思想启蒙”观点的解释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不认为中国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是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思想大启蒙。而在他眼里,这是“代替了”甲午战争之后的思想启蒙。明显是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思想启蒙,即混淆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与无产阶级思想启蒙的根本区别。以此类推,他说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所谓“思想启蒙”,同样也是赋予了另一种含义。这里可以断言,他的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界有些人“做了些工作”,无非就是那些鼓吹全盘西化,鼓吹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看来这就是他所谓的“思想启蒙”。张维迎实际上是想提出一个中国究竟向何处走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他的理论视角却是以反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导向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启蒙,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背道而驰的思想启蒙。
当然,这同样就涉及到他提出的中国人对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解问题,也包括“真正的民主”,张维迎认为,中国人对自己的权利、自由的认识是“模糊的” 。他认为:“自由比民主更重要,如果没有自由的理念,”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并由此推论出“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那么,张维迎的“自由”、“民主”、“法治”究竟是什么呢?先说“自由”,新中国建立以后,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同历史上封建统治时期相比,广大的劳动人民是不是算自由了?如果还不算,那又怎样才是自由?当然相当一些人认为集体化时期“没有自由”,这其实是一种别有用心的说词。我们都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人们从事有组织的集体生产。我们可以看看,现在哪个企业不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生产工作?那你能说不是“自由”吗?自由实际上是和纪律相对而言的。世界上没有无纪律的自由。至于张维迎的“自由”是政治上的自由,还是经济上和人身上的自由?不管是哪个方面的自由,没有任何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共产党领导下,人们最大的自由就是没有了剥削和压迫。这是任何私有制制度下的社会是无法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说到民主和法治,新中国建立以来实行的一直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选举制度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所谓民主,实行的是议会制度或者是宪政制度。比如一些公知都非常向往美国的议会制,那么,美国的议会制度是张维迎认为的“真正”民主吗?我们看看美国的情况就知道了。
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结果是少数寡头垄断市场,而民主政治体制是无法有效遏制其巨大力量的。美国立法机构的成员是政党选出的,而政党是由资本家资助和影响的,因此,资本家将会出于自身利益将选民和立法机关分离。这样,所选举产生的代表实际上是不可能保护社会中弱势群体利益的。
从法治来看,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是从根本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法治,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法治,实际上是维护资本家利益的法治。

张维迎公然说我国没有“真正的民主”和“真正的法治”,这不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否定吗?由此看来,张维迎的“思想启蒙”理论,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否定,是对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部历史的否定,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