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一向横行霸道的以色列似乎陷入了困境。

近日,大批以色列民众聚集在内塔尼亚胡总理官邸前,他们高呼要求总理立即与哈马斯展开和谈,并要求其辞职。而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以色列军方公开声明,表示彻底消灭哈马斯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一表态在中东引起了巨大震动,以色列军方首次示弱 公开流露出对哈马斯的无奈,与内塔尼亚胡之前坚决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无异于公开拆内塔尼亚胡的台。

尽管内塔尼亚胡一再誓言,除非彻底击败哈马斯,否则绝不罢休,但军方的现实评估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在经历了近三百天的激烈战斗后,以色列军队的伤亡数字不断攀升,而哈马斯的核心力量依然坚挺,这使得以军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厌战情绪,甚至开始自行判断是否执行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不久,以色列军方便未经总理批准,擅自决定在加沙地区暂停军事行动,这彻底激怒了内塔尼亚胡,他严厉批评了军方这种先斩后奏行为。这种公开的对抗,表明内塔尼亚胡与军方之间的裂痕已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内塔尼亚胡正在失去对军队的控制。而在军方和内塔尼亚胡有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正式解散,则进一步加剧了以色列的内部矛盾。

战时内阁是在去年巴以冲突爆发后,为应对危机而设立的,它包含了内塔尼亚胡、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以及国防部长加兰特。然而,随着甘茨不满内塔尼亚胡的领导方式而愤然辞职,要求提前举行选举,内阁的解散似乎已成定局。

然而,甘茨的退出只是内阁解散的导火索,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军方的不驯服以及极右翼势力对内塔尼亚胡执政的干扰。特别是主张对加沙采取更激进措施的极右翼政客,如国家安全部长格维尔和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他们自新一轮冲突伊始便鼓吹对加沙发起全面控制,甚至要求将约旦河西岸全境置于以色列管辖之下。在甘茨退出后,他们急切地谋求加入内阁,但内塔尼亚胡显然不能同意。内塔尼亚胡深知,一旦让这些更为强硬的鹰派人物得逞,以色列的政策将变得极端且血腥,局势将完全脱离他的掌控。因此,他干脆解散了内阁,以此阻止极右翼势力渗透至决策核心,并避免与美国的某些政治力量产生摩擦,比如美国总统拜登。

当以色列的战时内阁试图避免走向极端时,这背后暴露的是以色列当前面临的巨大压力。

近来,以色列的天空不再宁静,6月13日,黎巴嫩真主党以惊人火力向以色列发射了超过两百枚火箭弹与导弹,其中疑似包括令人震惊的电磁脉冲弹(EMP)。这种高科技武器可瞬间瘫痪以色列的电子基础设施,令其引以为傲的“铁穹”防御系统失去反击拦截能力,以色列本土以及以军的军事基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电磁脉冲弹这种高端技术,掌握的国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几个核大国手中。因此,如果黎巴嫩真主党确实使用了这种武器,那么很可能意味着有大国在背后支持。而最有可能介入的大国,便是俄罗斯。

黎巴嫩真主党作为一个地方武装组织,并不受联合国相关决议的约束,这使得以色列在应对上倍感棘手。长期以来,以色列在中东的强势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对手背后缺乏大国支持,仅有的伊朗等区域强国也不足以构成根本威胁。然而,现在局势正在悄然变化,俄罗斯在中东的介入迹象愈发明显,一旦俄罗斯在中东方向正式出手,以色列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可能触及存亡底线。

而面对以色列一意孤行的行动,美国也撑不住了。这一点从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在安理会的通过就可见一斑。显然,美国已经在政治和战略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无法继续为以色列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北约秘书长发出核威胁后,俄罗斯与西方就陷入了生死之战。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如美国航母意外被击中到黎巴嫩在打击以色列中使用电磁脉冲武器等,都暗示着俄罗斯正在采取更为大胆的战略行动,跳出乌克兰的方向,从内线转到外线,在中东方向打痛美国,来减轻西方带来的战略压迫。

俄罗斯已经在中东方向正式出手。而普京访问朝鲜和越南,也意味着俄罗斯已经下定决心,往彻底放下小心思,朝着全面倒向中国的方向上更进一步。这一转向将为俄罗斯带来中国更重要的策应和支持。中俄联手无疑将是西方的噩梦,如果再借助伊朗的支点将博弈的战线推向中东,联合国际社会将朝鲜问题、南海问题等一起解决了,那么将是美国的末日。美国的石油美元霸权将可能崩塌,其全球战略和霸权根基也将岌岌可危。

在美国实力日渐衰落、无暇他顾的背景下,如果以色列继续在中东进行杀戮行动,无疑是在为自己埋下无尽的祸端。从当前中东局势的突变来看,以色列的噩梦或许正在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