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集成一窗受理,优化“基础+增值”法治服务。制定涵盖四大类20项内容的涉企法治服务事项目录,服务清单事项线上线下协同率达100%。先行先试“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一类事”,推动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一站集成”,细化完善“期满即修复”“承诺即修复”“容缺受理”等审核模式,截至目前完成2021年至2023年存量数据修复1400余条。二是聚焦产业需求,优化“衍生+定制”产业服务。聚焦油气企业高频法治需求,促进产业链、需求链、法治服务链“三链合一”,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为基础,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资源力量,推动油气产业发展。围绕全国首个专用供油船“舟山船型”技术规范,探索编制油气贸易产业合规指引,提供涉税经济风险事前防范预警、安全生产“预约体检”等“伴航式”法治保障,指导企业建立规范合规的管理框架,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法律服务30余次,提出建议23条,解决问题16个。三是布局一体多元,优化“综合+特色”平台服务。结合地区产业特色,创新建设个性化特色法治服务平台,构建“1+X”多元法律服务格局。探索建设浙江海事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和舟山国际法治服务港,集成律师、公证等法治服务全要素体系,搭建协同联动的涉外法治增值服务特色平台。试点打造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海陆联动的“一站式”海上融治理中心,涉海涉渔纠纷处置率提升20%,今年以来成功调处涉海民商事纠纷近1000件。

(来源:舟山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