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自2019以来,中印之间的直飞客运航班已经中断了4年时间,到现在依旧处于中断状态。根据英国路透社近日报道,中国已经多次向印度提出要求,希望恢复中印之间的直飞航班,但印度方面似乎并没有兴趣重新开放这些航班,加强中印民间的人员和经济交流。

2019年,中印民间交流明显加速,仅仅在12月的一个月内,中印之间的定期航班总数就有500多架次,中印关系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快车道。但疫情爆发后,中印之间的直通航班被直接叫停,后来随着两国相继解除疫情防控措施,印度方面却并没有选择恢复两国之间的直航。

根据路透社援引印度官员的话表示,对于中国呼吁恢复直航一事,印度方面认为除非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能够保持和平,否则中印两国关系就无法向前推进。言外之意,中国满足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诉求,是开通中印直飞航班的前提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中印2020年的边境冲突有着直接的关系。2020年6月,中印围绕加勒万河谷爆发了近十年来最为严重的冲突事件,这次冲突事件造成了最少20名印度士兵死亡以及4名中国士兵牺牲,中印两国关系由此陷入低谷。

在边境冲突上没有占到任何好处的印度,开始对中国采取一系列的报复性措施,其中就针对中国在印度企业进行罚款。包括小米在内的众多手机厂商都遭到了打压,印度政府随便找个“逃税”的理由,动辄就是罚款数亿美元,导致中国在印企业苦不堪言。除此之外,数百个中国应用遭到印度政府的禁止,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难度不断增加,中印之间的客运航线也一直处于切断状态。

直到现在,印度依旧对中国人进入印度进行十分严格地限制,甚至赴印求学的中国学生,也在拒签的范围之内,中印之间的经贸交流和民间交流被印度政府强行打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问题上,印度不管做出什么反应,实际上都不奇怪。印度长期在东西两边左右逢源,这让印度不管到哪都能捞到一点好处。所以印度长期形成了一种十分奇怪的外交逻辑,只要印度占不到便宜那就是吃亏,而在中印边境冲突问题上,印度丢脸丢到了全世界,印度自然要想方设法地把面子给赚回来,具体就会采用一些自以为是的做法。

在印度国内,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的心态,因为中印存在边境问题,而中国又不答应印度的利益诉求,所以应该采取一些更加强硬的措施,来对我们进行惩罚。加上莫迪政府一直在推动野心勃勃的制造业发展计划,这让大量印度人将中国视为“对手”。

开始在几乎所有对华政策上,均采取一些极其强硬的态度,比如在中印两国人员交流,中印两国经贸等等。甚至有大量观点主张配合美西方国家的战略,对华进行“脱钩”,俨然一副只要成功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印度就能更好的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印度就能在经济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事实上,印度在和中国“脱钩断链”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腾飞可能性微乎其微。去年中印两国的贸易总量为1184亿美元。去年超过一半的印度人购买过中国制造的商品,印度国内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印作为全球前两大的人口大国,两国之间的贸易只会随着时间不断增加,印度更不可能脱离中国市场实现经济腾飞,因此印度不可能和中国“脱钩断链”。

就连彭博社也认为,莫迪政府要求印度的经济部门减少和中国的商业往来,这将大大减少印度从中国获取资金和技术的可能性。

而印度现在想要发展制造业,最重要的是依靠承接中国部分产业转移,而不是脱离中国产业的基础上,重建一条全新产业链,这个任务印度不可能完成,因为美国和整个西方国家加起来,都没有完成这一目标,未来也不太可能完成这一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总体而言,印度的对华战略略显幼稚,印度将涉及两国关系中的一切,都当作是筹码,试图以此要挟中国满足印度的条件,甚至不惜推翻自己所作出的政治承诺。比如在打压中国在印企业问题上,尽管印度认为这将让中国损失惨重,但这同时也会严重恶化印度的投资环境,外国投资人将会重新审视印度是否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国家,毕竟印度在开门招商、关门打狗的套路上很有一套。

在台湾问题上也是如此,莫迪在第三届任期开始时,在社交媒体上拿台湾问题做文章,但印度东北六邦的分离主义势力依旧猖獗,现在印度拿中国的核心利益上做文章,小心自身也遭到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