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北洋军奉系首领的张作霖,巅峰时期权势有多大?很多人印象中他是“东北王”,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他曾一路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直到1928年战事不利,退回东北,但他仍是东三省说一不二的王。张作霖将整个东北守护的滴水不漏,多次拒绝日本拉拢,拒签卖国条约,因此他也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为了除掉他,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皇姑屯”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组珍贵的老照片,完整记录了张作霖在皇姑屯站以东遇刺事件的经过。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张作霖对日本人态度很强硬,日本要求在东北开矿、设厂、移民,还提出要在葫芦岛建造海港,一旦同意这些要求,就意味着日本渗透控制东北的开始,一旦在葫芦岛筑港,日本军队更是可以肆无忌惮进入东北,张作霖自然知道日本人的意图,严词拒绝了这些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眼见拉拢不成,策划在皇姑屯炸掉张作霖乘坐的从北京回到东北的专列火车。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这张照片记录了火车被炸瞬间,半截车厢被炸的飞起,碎片四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车车厢损毁严重,爆炸后已经严重变形。张作霖本人也被炸成重伤,部下迅速将其抬离现场抢救,抢救过程前后四个小时,但因为伤势过重,张作霖当日逝世,享年5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照片为张作霖六姨太岳氏所在的车厢,尽管不在爆炸中心,但遭受强烈的冲击波,车厢仍损毁严重。张作霖逝世前,最后的命令是召回正在前线的儿子张学良。在张作霖逝世后,秘不发丧,日军不知道他是否毙命,不敢贸然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张作霖乘坐的火车车厢,被炸的只剩散落的铁皮和钢板。张学良听到消息后,迅速从前线动身,于6月18日赶回沈阳,稳定了东北局势,直到张学良6月21日继承父亲职务后,才正式公开发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爆炸发生后,中国方面派人赶来抢救,时任奉天省(辽宁省旧称)省长的刘尚清闻讯也赶到现场组织救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救援人员一样迅速赶到的,还有日军摄影人员。爆炸的硝烟还没有散去,日军摄影人员已经开始寻找最佳角度拍摄现场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爆炸发生后,现场出现日本士兵的身影。张作霖逝世后,整个奉系反日情绪强烈,但当时日本一直不承认策划了这次事件。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一个名为河本大作的日本战犯被捕,经审讯之后,他详细交代了策划炸死张作霖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爆炸现场。在“皇姑屯”事件后,年仅27岁的张学良正式接替父亲,成为东北掌舵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张作霖大帅府发丧,大门口正门上的匾额悬挂“中外同哀”字样。我们前面提到过,张作霖逝世后还使了一招“障眼法”:大帅府对外表示张作霖只是“身受微伤,精神尚好”,府邸依旧灯火辉煌,家人一律不啼哭,不戴孝,让日本人以为刺杀行动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张学良回到东北,稳定了局势,这才发丧,日本人反应过来也已经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张作霖真是一位“枭雄”,连日本人也叹服,称呼他为“压不倒的小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