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市区的道路名称,反映了上海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特色。其中,有很多路是以国内各个省份或地区命名的,如浙江路、江苏路、广东路、西藏路等,几乎所有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可以在上海找到路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有一个省份却在上海的路名中缺席了,那就是安徽。为什么上海没有安徽路呢?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探究。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上海曾经有过安徽路。根据上海图书馆馆藏的1943年10月16日《申报》第四版上的一篇题为《对新路名的小意见》的文章,当时上海确实存在着一条安徽路。这条安徽路位于今天的西藏南路和肇周路交汇处附近。它原来是洋人租界中的敏体尼荫路和蓝维蔼路,在1943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路名调整时,改为安徽路和宁夏路。但是这条安徽路只存在了两年,到了1945年,又进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调整,把安徽路和宁夏路合并为西藏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上海要把安徽路改掉呢?这里有几种可能的原因。一种说法是因为安徽路和瑷珲路(今杨浦区瑷珲里)在上海话中发音相近,容易混淆。为了避免误会,就把安徽路取消了。

另外一种说法市,历史上上海人对安徽人抱有恨意,故意不取安徽的路名。

这种恨意主要来源于两个人物:李鸿章和段祺瑞。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重臣,也是淮军的创始人。他曾经在上海建立了淮军营房,并接受洋人的训练和援助,准备从背后夹击太平天国的军队。

1861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领军队,气势如虹地攻破江南大营后,迅速挥师进入江浙地带,江浙一带的地主士绅如“丧家之犬”纷纷逃到上海。

为了避免上海陷入灭顶之灾,上海的士绅们赶紧自己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他们派出钱鼎铭前往安庆湘军大营,找曾国藩搬救兵,承诺只要曾国藩派兵援救上海,军饷根本不是问题。曾国藩被打动了。因为湘军自成军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筹措军饷。

曾国藩最初打算派曾国荃去上海,可老九一心一意围攻天京,不愿分身。接着又想派湘军宿将陈士杰去上海,陈士杰也不愿去。就在这时候,李鸿章主动请缨。于是,任务就交给了李鸿章。

随即,曾国藩的派遣下,李鸿章回到安徽老家,募集了6营淮军。曾国藩见淮军势单力薄,又从湘军划拨了8个营的兵力。于是,李鸿章就有了14个营的建制。

但是淮军在上海期间,不仅装束破旧,而且行为粗鲁,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李鸿章还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割让了中国的领土和利益,使得他在全国各地都声名狼藉。

段祺瑞则是北洋军阀时期的皖系首领,他依靠日本人的支持,在1918年至1920年间进驻上海,并实行军事统治。他手下的军队经常压榨百姓、抢夺民女、滥杀无辜,使得上海人民深受其害。因此,上海人民对这两个安徽人都有着强烈的反感和仇恨,也不愿意看到他们所代表的安徽省在上海的路名中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两种说法都只是民间的传说,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上海的路名调整是根据各个区域的特点和需要而进行的,并没有特别针对安徽路。而且上海虽然没有安徽路,但是仍然保留了一些以安徽地名或城市命名的路,如合肥路、安庆路、黄山路等。这说明上海并没有完全排斥安徽,而是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