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是一位胶东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王时中,生活在明代中期,籍贯为登州府黄县(现龙口市),曾担任过兵部尚书等要职,是明代黄县的显宦。

关于王时中的家族渊源,《黄县志》记载称:“王氏,宋沂国公王曾之裔,原籍青州府益都县青荟乡白郝社,宋季有一支迁黄,至明中叶尚书时中与其孙巡抚继光仕宦最显,行谊文物一时为盛,今族姓甚繁,散居县境一百余村。”

按此记载,王时中家族原籍青州,宋末迁至黄县,明代逐渐发展成为望族,其家族后人在黄县很多村庄都有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王氏家族的发达,还要从王时中祖父王琏这一代说起。根据记载,王琏是景泰年间的贡生,担任过河南鄢陵县的知县,在职期间颇有口碑,他在告老还乡后将精力重点用在教育培养儿孙上。而后代们也没有辜负王琏的期望,此后在科举考场上陆续崭露头角,孙辈的王时中就是典型代表(注:王时中的弟弟王时正也有举人功名)。

根据《黄县志》的记载,王时中具体是在成化丙午科(二十二年,1486年)山东乡试中考取举人(当科解元为掖县人毛纪),又在弘治庚戌科(三年,1490年)会试中考取进士(第三甲第六十五名),从而踏入仕途。

作为第三甲进士,王时中的仕途以知县起步。这个职位距离后来的兵部尚书相当遥远,起初想必没有多少人会看好王时中。但他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从七品知县成为了朝中重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时中的仕途履历,在《明史》本传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他担任知县期间因表现突出而被擢升为御史,重新回到京师。此后,他先后奉命督察畿辅马政、出按宣大,期间一度因得罪宦官刘瑾而被捕入诏狱,在都御使刘宇的求情下才出狱流放铁岭卫。

此一时,彼一时。后来随着刘瑾的倒台,王时中也时来运转。他结束了在铁岭卫的谪戍生涯,被朝廷任命为四川按察副使。此后又一路青云直上,历任湖广按察使、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先右后左)。待到嘉靖六年,原兵部尚书李钺离任,经过吏部会推、朝廷诏准,王时中成为新一任的“大司马”(注:兵部尚书雅称大司马)。

兵部尚书位高权重,王时中因此在史籍中很有存在感。《明史》《明实录》有大量关于他的记载,在此就不逐一列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王时中再次经历了一次沉浮——他因为遭到言官弹劾而短暂去职,不久后又恢复原位,继而转任刑部尚书,这也是他仕途中的最后一个职位。

嘉靖二十一年,已经致仕(退休)的王时中在家中去世。朝廷下诏赐祭葬如例。根据《黄县志》的记载,他的墓址(王尚书时中谕茔)在黄县城西北一里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旧时黄县还建有多座牌坊以纪念王时中的功名宦绩,如进士坊、鲲海先腾坊、大司马坊、祖孙济美坊等。不过,经过历史变迁,这些牌坊均已难寻旧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