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芳最后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传芳最后的照片

1935年11月13日,已经归隐的孙传芳在天津居士林被刺杀,凶手竟是一名弱女子,她的名字叫施剑翘。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5年,孙传芳被刺杀前不久,这也成为他人生中最后一张留影。那么一位弱女子为何要刺杀孙传芳呢?这还要从施剑翘的父亲施从滨说起。

施从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从滨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父亲施从滨是奉系第二军军长,前敌总指挥。1925年,施从滨指挥奉系与孙传芳作战时,兵败被俘,孙传芳想要他投降,被施从滨拒绝,孙传芳一气之下将他杀害,并且把他的头颅悬挂在蚌埠火车站三天。

女儿施从滨得知父亲的遭遇,内心极为愤怒,她誓死为父亲报仇,决心刺杀孙传芳。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她把名字改为施剑翘,意思是宝剑出鞘。

孙传芳一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传芳一家人

1917年,孙传芳和两位妻子,以及三个孩子的合影。孙传芳从小家境贫寒,为了生活下了,母亲带着他辗转多地,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后来孙传芳的妹妹嫁给了袁世凯的部下,孙传芳也投靠到袁世凯的军营里,一路升迁,势力强大时,做到五省联军总司令。

1927年,蒋介石率领的国民革命军一路势如破竹,孙传芳的主力部队被消耗殆尽,失去了军权的孙传芳企图投奔张作霖,东山再起。然而在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心灰意冷的孙传芳来到天津,过上了隐居生活,经常到居士林吃斋念佛。

施剑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剑翘

施剑翘想要为父报仇,谈何容易,她一个弱女子怎么能够接近孙传芳,并刺杀成功。为此她忍着剧痛放足,坚持练习枪法,随时留意孙传芳的去向,寻找合适的下手机会。

期间,有一位男士得知施剑翘的事迹后,表示愿意帮助她为父报仇,施剑翘为了感谢他,与他结婚,并生下了孩子。可是,婚后男子却迟迟不提报仇的事情,失望的施剑翘与该男子离婚,带着孩子独自生活,心中时刻想着报仇的事情。

孙传芳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传芳晚年

孙传芳在隐居天津期间,日本人冈村宁次和土肥圆贤二曾经找到他,劝说他出来担任伪华北地区主席,被孙传芳果断拒绝,从这一点看,他要比汪精卫等人要好许多,起码他有自己的底线,坚决不做汉奸。

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道

历经多年的准备,施剑翘重用打听到孙传达的住所以及生活规律,于是在1935年11月13日这天,趁着孙传芳在居士林吃斋念佛期间,坐在了孙传芳身边,对着他连续开了三枪,孙传芳当场死亡,终年50岁。

施剑翘刺杀成功后,并没有潜逃,反而在等待警察的到来,她已经做好了死亡准备。施剑翘在被审讯期间,如实招供了刺杀孙传芳的过程以及原因。施剑翘说:父亲如果战死在两军阵前,我不能拿孙传芳做仇人。他残杀俘虏,死后悬头,我才与他不共戴天。

施剑翘为父报仇的事迹,很快被各大报刊争相报道,很多个人和社会团团纷纷呼吁对施剑翘进行特赦,并称呼她为“女中豪杰”。

最终,在冯玉祥,于右任等人的出面求情下,施剑翘仅被关押了11个月时间,就被国民政府给特赦了。

居士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士林

施剑翘能够被特赦,还有一个原因是蒋介石,他对孙传芳也是很憎恶,这次施剑翘为父报仇,除掉了孙传芳,蒋介石本人也是乐见其成,所以他也同意对施剑翘进行特赦。

施剑翘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剑翘晚年

施剑翘晚年的一张珍贵照片。她坐在椅子上从容淡定,很难想象她是一位刺杀孙传芳的女侠客。

新中国成立后,施剑翘来到北京生活,后来她在碧山寺修行,1957年被邀请担任北京任政协委员。

1979年8月27日,施剑翘因直肠癌去世,终年75岁。在她临终之际,施剑翘还拉着女儿的手,她说自己见过宋美龄,也见过蒋经国,如果自己的健康允许的话,我希望能够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一份贡献。令人敬佩!

其实,对于施剑翘刺杀孙传芳这一事件,也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人支持施剑翘为父报仇的行为,也有人反对。支持者认为她是孝子的典范;反对者认为法和情要分开。

对于施剑翘,你支持她为父报仇的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