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卡扎菲,在现代历史中算是一位“神一般的存在”。他的“神”,不仅仅只是在于其作为利比亚的独裁者,统治了这个国家四十余年的时间,是阿拉伯世界中坐台时间最长的军事独裁者。

更是由于其在外交上的“丰功伟绩”,卡扎菲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得罪了全部五常的独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在联合国)

在2011年,其即将倒台之际。美国与英法亲自下场轰炸利比亚,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一旁摇旗呐喊,俄罗斯还帮面一起禁运。甚至就连我国的官媒,都专门发声声明:“卡扎菲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阿拉伯之春”期间,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帮卡扎菲说话。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能够让自己混到这个份上,卡扎菲也算是全世界“独一份”了。

然而,卡扎菲越是“疯狂”,其实也越能体现出一种“反差感”,那就是这么不要命的卡扎菲,到底是怎么活到2011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

一、高调的友谊

在二十一世纪的“阿拉伯之春”期间,利比亚的确受到了来自俄罗斯的“背刺”。然而利比亚在冷战时期,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糟糕。

事实上,由于卡扎菲个人乖张的性格,使得其在冷战时期便遭到来自美国的长期打击。

而之所以卡扎菲能够撑过冷战时期,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与苏联之间的友好关系。利比亚这个国家,有着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是“非洲的桥头堡与欧洲的后花园”,掌握了利比亚,便能够“进可攻退可守”,既能够渗透欧洲,也能够影响非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比亚)

所以在冷战时期,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苏联集团,都希望能够控制利比亚这个国家。而在卡扎菲政变之前的利比亚王室政府,其立场始终都是鲜明的亲西方的。

而在卡扎菲通过政变夺取利比亚政权之后,自然也让苏联看到了控制利比亚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与勃列日涅夫)

虽然在卡扎菲上台的初期,利比亚的亲西方政策并没有立刻改变。但是卡扎菲从来都没有隐瞒自己“阿拉伯复兴主义者”的本质,这一点自然也使得苏联看到了影响他的希望。因此在卡扎菲政变夺权之后,苏联立刻就开始对利比亚展开援助。

而我们纵观卡扎菲的一生,就会发现卡扎菲这个人,其实是一个比较重视友谊的人。例如卡扎菲与纳赛尔之间的友谊,以及卡扎菲与萨科齐之间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卡扎菲)

还有更加离谱的,卡扎菲与乍得独裁者,托姆巴巴耶之间的友谊,当时卡扎菲仅仅是和托姆巴巴耶见了一面,两人便相见如故,利比亚与乍得之间的领土争端,也直接“消失了”。

在托姆巴巴耶因为政变被杀之后,卡扎菲甚至愤而入侵乍得,可见两人之间的友谊究竟有多么的深厚。然而,卡扎菲在冷战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段友谊,则是卡扎菲与“红色皇帝”勃列日涅夫之间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姆巴巴耶)

两人在一起拍摄合影的时候,甚至还是拉着手的!更有趣的是,勃列日涅夫本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视友谊的人,虽然勃列日涅夫很大程度上算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独裁者”。但是周围人对于勃列日涅夫的评价,却经常是“和善,幽默以及宽容”这样趋向于正面的评价。

勃列日涅夫同样也为了自己的一个朋友,阿富汗的塔拉基,而发动了一场战争。正是因为这段友谊,使得苏联政府在勃列日涅夫时代,几乎是无限的容忍了“卡扎菲的所有胡闹”。

然而,在战略上苏联的确也对于利比亚越来越“依赖”。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萨达特带领下的埃及开始逐渐的倒向西方。苏联在中东地区最大的战略支点消失了,而在阿拉伯半岛,苏联的盟友也变得越来越少,到最后仅仅只剩下了叙利亚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阿萨德)

在这种情况之下,叙利亚与利比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要为卡扎菲找一个“对照组”的话,那么老阿萨德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对象。与卡扎菲相同,老阿萨德同样作为“西方眼中的独裁者”撑过了整个冷战时期。只不过卡扎菲是真正的独裁者,而老阿萨德有待商榷罢了。

而在两人“屹立不倒”的背后,则少不了来自那个“红色巨人”的支持。

二、分手之路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勃列日涅夫去世,以及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受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开始在全世界“战略收缩”。这使得苏联与利比亚之间,“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卡扎菲之所以选择与苏联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希望能够借助苏联的实力,来完成他自己的“阿拉伯世界统一理想”。而在“阿拉伯复兴主义”在事实上破产之后,卡扎菲之所以依然没有选择与苏联“分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希望能够继续借助苏联的力量,完成其“统一非洲”的理想。卡扎菲建立非盟,以及介入乍得内战,其实都是其对于自己理想的实践。而苏联之所以选择利比亚,其实理由很大程度上也是一样的。

因为卡扎菲在阿拉伯世界,以及非洲的势力扩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苏联自身的实力扩展。两者本质上,其实算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然而,当苏联无法给予卡扎菲这种“互利”的时候,那么苏联本质上也就丧失了价值。

加之苏联在阿富汗的惨败,也使得卡扎菲看清了苏联的外强中干,两者也因此渐行渐远。而对于苏联来说,卡扎菲在“洛克比空难”以及“柏林酒吧袭击案”还有“伦敦大使馆事件”中的表现,也实在是有一些过于疯狂了。苏联不得不与卡扎菲“划清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洛克比空难)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有意愿与卡扎菲保持良好关系。因为利比亚不仅是俄罗斯军火的“大买家”,同时也能够和二十一世纪长期受到俄罗斯影响的阿尔及利亚“连成一条线”,帮助俄罗斯在非洲制衡法国。

但是,此时的卡扎菲,却已经不在青睐俄罗斯。反倒更加青睐“曾经的敌人”,也就是法国与美国。事实上,早在冷战末期,卡扎菲就已经开始“在针尖上跳舞”,游走于西方与俄国之间...

三、针尖上的舞步

如果把冷战时期的风云人物放到一起比较一下,那么卡扎菲的不成熟,卡扎菲的狂妄以及自大,无疑都将展露无遗。然而无论怎么说,卡扎菲终究也是一个统治了利比亚四十余年的独裁者,其不可能是一个“草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

事实也的确如此,卡扎菲虽然在刚刚上台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空有理想的求变者”。但是在数十年的独裁者生涯中,卡扎菲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成长。最为显著的一点就在于,卡扎菲已经渐渐的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转变为了一个“现实主义者”。

而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要“善变”。随着苏联在世界上的逐渐“失势”,以及利比亚与美国之间的长期糟糕关系。卡扎菲开始将欧共体视作为一个“可以合作的第三方”,而卡扎菲与法国之间的冲突,本质上其实是卡扎菲在非洲的扩张政策。

如果卡扎菲能够适度的减弱在非洲的扩张性,或者与法国“一道努力阻止美苏渗透非洲”,那么法国不是不能和利比亚合作。在冷战末期,法国一度成为了利比亚的“第二大武器进口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

而在苏联解体之后,卡扎菲对于美国的态度,迎来了“180°大翻转”。911事件之后,卡扎菲成为了第一个公开表态,支持美国抓捕本拉登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这一点与他此前一贯的反美主张,简直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同时,那个被卡扎菲所包庇的洛克比空难主犯,同样也被交给了美国政府。

不过此时,卡扎菲虽然对美国讨好,但是却并没有完全“丧失底线”。而卡扎菲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则是在2003年。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多国部队在进入伊拉克之后,萨达姆几乎是一瞬间就倒台了。

这场战争不仅震撼了我国,同样也震撼了卡扎菲。卡扎菲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失去了苏联保护的利比亚,事实上随时都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入侵之下,彻底的消失。而他卡扎菲的下场,未见的就能够比萨达姆要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与奥巴马)

因此,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卡扎菲立刻宣布全面放弃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2008年,奥巴马上台之后,利比亚与美国的关系开始全面转好。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成为了有史以来访问利比亚的最高级美国官员。

而在赖斯临行之前,卡扎菲送给了她一枚巨型钻戒,卡扎菲称这是“送给美国的礼物”。而《波士顿环球报》则称:“这不仅仅是钻戒,更是卡扎菲的智慧,他正在尝试向美国递来橄榄枝。”但是卡扎菲依旧反对美国与西方介入中东和欧洲,只不过在二十一世纪,卡扎菲反抗的声音,却显得那么的“有气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收藏的赖斯照片)

当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时候,卡扎菲第一时间便向其表示祝贺。而在八国峰会上,奥巴马“以握手作为卡扎菲献出忠诚的回报”。

两国似乎即将重归于好,对此西班牙的《世界报》评价道:“看来卡扎菲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被接受的独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拉伯之春)

对于利比亚来说,对美缓和关系无疑是明确的。在利比亚与美国长期对立的十余年时间里,利比亚长期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在苏联尚且还在的时候,利比亚的确有能力处理国内的“这些小问题”。

但是当苏联消失之后,利比亚必须直面来自西方世界的经济制裁,而这也使得利比亚几乎很快便陷入高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停滞的状态。虽然利比亚是一个石油大国,但是西方却有能力让利比亚的石油一滴都运不出去。

然而,对美缓和关系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就是美国从未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之中剔除。可见美国从未真正的信任过卡扎菲,而对美交好,势必就意味着对俄交恶。而以卡扎菲为人的高调,其为了美国而攻击俄罗斯,几乎就是必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

因此在利美关系开始缓和之后,利比亚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却在不断的走低。而俄罗斯之所以在2011年拒绝庇护利比亚,其实也是利益使然。利比亚在全球石油供应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同样也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

如果利比亚陷入混乱,那么全球油价必然上涨,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利比亚的混乱反倒是更加有利于俄罗斯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俄罗斯选择踩上利比亚一脚,也就不奇怪了。或者说卡扎菲的倒台,本身就是“墙倒众人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卡扎菲的悲惨结局)

对于美国来说,卡扎菲远远不是一个可以被控制的“提线木偶”,而对于法国的萨科齐而言,卡扎菲就是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卡扎菲倒台,对于所有人都有好处

所以卡扎菲的“长袖善舞”,能让他营营苟苟到2011年,但阿拉伯之春的爆发,揭示了他脆弱的外交关系,这次没有一个大国愿意救他一命。

参考资料:

朱家明.苏联——利比亚关系剖析——兼与黄天莹同志商榷[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1983(5):74-74.
杨廷智,王泰.试析利比亚与西方改善关系的"三步走"策略[J].阿拉伯世界, 2005.
向华.卡扎菲让西方迷惑40年[J].共产党员:下半月, 20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