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奇探店

#hz,436

在杭州吃了这么多年,早到六点排起队的鱼圆,晚到零点高架下的煎饺,基本上一天中的任何时间段我都去吃过。

但赶上最后一桌菜的,这是第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家店,写着营业到晚上九点。那天我是七点半到店里的,本来以为生意会很旺,没想到老板娘已经支起桌子,和自家人开始吃饭了。

看到我们一行人进店,她简单询问:”三个人?坐下吧,我们不点菜的,我来安排,等着吃就好。“

和厨房交代完,她朝我们笑笑,又坐回自己的饭桌,大口喝了一口红酒。

这架势,娇柔中透着洒脱,神似《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第一次来这家店,没想到吃饭还得“开盲盒”。

但俗话说入乡随俗,老板娘说话时满面春风,听语气又带着权威,听得我不敢再多嘴问,只能乖乖坐下。

心里有点紧张,又觉得新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问忌口?会不会被宰?要是上些稀奇古怪的菜怎么办? 心里的问号冒个不停。

就在我忍不住东张西望的时候,看见老板娘拎了三个肉包到隔壁桌。

要打包带走的肉包?这让我想起之前写萧山的大肉包,也是味道好,食客吃完饭要打包带走的。

于是我鼓起勇气,问老板娘能不能也给我安排上。老板娘冲我摆摆手,眼神坚定:“ 卖完啦,哝,最后三只给他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才知道,肉包是她家的招牌。一天300个不够卖,吃完打包带走是常规操作。

只是这次我来的晚,没得吃。

肉包是手工做的,普通面粉,但胜在肉馅每天新鲜剁,不用绞肉机,颗粒感就足,加上调味得当,一口下去油涔涔的,怎么会不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上找来的图,看得我心痒

老板娘给安排的第一道菜是凉拌猪肚。

处理干净的猪肚拌上辣油和麻油,吃不出任何异味,反而入口很香,微辣,吃得我胃口大开。

拌入其中的是芹菜而非香菜。看来老板娘心里早有算盘,有些客人不吃香菜,用芹菜就不会出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我们是最后一桌客人,但排菜依旧认真,不含糊。

第一道凉菜扎实,还有开胃的作用,哪怕当一道下饭菜也足够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道啤酒鸭,是店里的招牌。

鸭肉紧致,油润,微香,鲜味十足。仔细品尝,还有一丝丝麦芽的香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啤酒代替料酒给鸭子去腥是很聪明的做法,去味又增味。每每吃到这道菜,我都要感叹,发明这道菜的人真是天才。

而做好啤酒鸭的另一关键步骤,就是选鸭。老板娘告诉我用的是“绿头雄”,下沙的方言我没太听懂,但类似于麻鸭,少油浅味,适合翻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头两道菜上来,我已经在心里稍稍认可了这家店的实力。瞥一眼老板娘,她依旧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和家人其乐融融地聊天。

做生意的事情好像与她无关。

第三道菜端上桌时,同行的朋友大喊:”这不是片儿川的浇头吗?“

其实,这道菜是倒笃菜肉片炒平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道家常小炒,平菇很肥美,咬下去能沁出汁水。

韭黄和倒笃菜,一个宣软,一个脆嫩,像一冷一热的两股风在口腔里交汇,最终吹出的是暖洋洋的和风。

这道菜很家常,也好吃。但正如一场大戏里,有跌宕起伏,也要有平静的桥段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道,韭菜花炒南瓜丝。 其 实 刚入口时,我并没有吃出这是韭菜花

菜杆三四厘米长,翠绿,初尝像蒜苔,回味又有韭菜的清香,吃得我一头雾水,马上求助一旁的老板娘。

老板娘听完我的问题,先是哈哈大笑,眉眼弯的很好看。

接着回答:”你们肯定不住在乡下,不然不会不认识这个。这是青韭菜,又叫韭菜花,炒鸡蛋很好吃,但我用它炒南瓜,别有一番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怪不得我能吃出韭菜味。

韭菜花脆,南瓜丝绵,整道菜柔中带刚,吃得就是一口新鲜。好像人站在田野间,一阵风吹过,能闻到土地的清香。

有些菜,吃一口就会有画面的。这道菜便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已经上场了四道菜。

就在我们大快朵颐,以为这场大戏落幕的时候,最后一道压轴菜品上场了——红烧鱼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头鱼本身就快大,刺少,肉质鲜嫩肥美,很适合做红烧鱼块。

老板娘亲自上菜,上菜的时候还嘱咐我们:”这是今天的最后一条鱼了,你们要吃完的奥。“

这种感觉真的很奇特,像是去谁家做客,不吃完就辜负了主人的一番美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好在,鱼的味道没有让我失望。

现杀的鱼新鲜,吃不出泥土味,细嚼之下还泛起微微的甜。

点缀的辣椒本以为只是装饰,没想到辣得热烈,让我额头微微冒汗。

而这道菜的精华全都渗透到汤汁里,咸香鲜辣,一点也不油腻,拌饭吃极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一顿饭吃完,一场戏落幕,让我心满意足,又意犹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板娘名叫熊莉,16岁跟着父亲管店,今年整好是开店的第30年。

以前这家店的厨子就是熊莉的父亲,干过千人食堂,40多年的厨艺。店名听着古怪,其实是老爷子的小名。

来店里吃饭的都是熟客,或者朋友介绍。因为不点菜的规矩,所以散客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隔壁桌吃完,跟老板娘打了个招呼就走了。发现没有结账,老板娘说没关系的,反正天天来,微信上也能给。

这样的云淡风轻,总给我一种在武侠里看隐士高手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如今有点脾气的店并不好做。必须菜品过硬,掌柜心理素质过硬,有这个信心,才能走得长远。

好在熊莉做到了。

这“当天的最后一桌饭”吃得很值得。

本图文版权归小O独有,

欢迎留言,严禁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