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身为通房丫头的李氏,站立伺候丈夫和正妻已33年。这日,她正添汤加饭。谁知,管家着急忙慌的大喊一句话,她手一滑,啪一声碗摔地粉碎。正妻正要大骂,丈夫却仰头大笑:“你快坐下,一起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丫头李氏,因家境贫寒,父母无奈,让她做了大户人家的婢女,好歹有口饭吃。
一日,李氏跟着主家来到了谭钟麟家里。主家住了几天,就要回老家。
谁知,启程那天,李氏收拾行李不小心,打破谭钟麟家的贵重的花瓶。
李氏怕主家责怪,慌忙躲了起来。主家来回找不到她,又着急赶路。
无奈之下,便对谭钟麟说:“如果找到这个丫鬟,就留在这伺候你吧!”
谭钟麟可有可无的答应了。
等李氏出来认错,谭钟麟一看,李氏长的貌美,直接收她做了通房丫头。
李氏心里是难过的,她知道自己长的貌美,尽可能不在之前的主家面前出现。毕竟,主家夫人,不待见她是真的。
谁知道,到了谭钟麟这里,还是一样被看上了,她已经尽量不招人眼了。
李氏也琢磨过,爹娘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就算出去做了庄稼汉的正头娘子,家里的日子,同样过的艰难。
做了通房丫头,虽然依旧被正房看不上眼,可是将来生下来的孩子,好歹有个爹,能看顾啊!
如此,就算是被正房屡次刁难,她也能撑住。就算是要继续做下人洗衣的活计,她咬牙坚持了。
没过多久,李氏怀有身孕,谭钟麟决定纳她为妾。然而,这一身份的转变,并未让李氏的地位得到提升。
正房和其他妾室还是把她当做下人使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氏在谭府受尽委屈,她便把希望放在肚子里的孩子身上。
1880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碰巧谭钟麟睡得正香,朦胧中听到一名婢女轻声禀告:“老爷,李氏已经顺利产子,您是否要前往探望?”
谭钟麟一惊,是个儿子啊!说完恍然间想起自己做的那个梦。
他刚刚梦见了晚晴大臣何凌汉,前来拜见。如今儿子出身,双方可能有关联啊!想着是个吉兆,何凌汉可是个探花郎啊!
谭钟麟直接为儿子取名谭延闿,又因何凌汉谥号文安,又取名相近的字,为“祖安”。
虽然,李氏前后为谭钟麟前后生三个孩子,本以为母凭子贵。谁知,她地位只是改善了一点点,不再做下人活计。而是站在餐桌旁,小心翼翼的伺候全家人吃饭,可稍有不慎,依旧会受到责罚。
李氏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健康的长大。谭延闿从小聪明懂事,常常跑到杂厅去帮母亲做事。
谁知,下人们嘲笑他,还叫他小老三。谭延闿跑到母亲李氏面前,咨询原因。
李氏听后,哭道:“因为我是小老婆,儿啊,你要努力的读书,做个大人物,娘不怕苦的。
谭延闿似懂非懂的,听母亲的话好好读书。在10岁时,就学习八股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李氏母亲病重,她带着孩子从侧门出看望母亲,谭延闿不明所以。
李氏苦笑:“娘身份低微,只能走小门。”
当他来到祖母家,才明白自己的母亲为何在潭府,小心做事,低声下气。拉着李氏的手说道:“娘,我要考状元,不让你在受苦。”
他知道,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母亲的命运。
1893年,13岁的谭延闿一举考上秀才。谭钟麟因此对李氏态度也缓和一些。
谭延闿便知道自己考取功名,才能让母亲不再站着伺候人,不再和下人在厨房吃饭。
谭延闿在李氏的陪伴和督促下,刻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4年,24岁的谭延闿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谁知,竟中了会元,直接填补了湖南200余年无会元的空白,名动乡里。
那天,李氏站在谭钟麟与正妻身旁,伺候他们吃饭。谁料,管家着急忙慌的进来,大喊了一句:“少爷,少爷中了会元。”
吓得李氏的手一哆嗦,碗就啪得掉在地上。正妻正要大骂,哪料谭钟麟瞪了她一眼,转身,拉过李氏:“以后,你就坐在我身边,一起吃饭吧。”
正妻只好看向她点头,示意让其坐下。
这一刻,李氏等了33年,激动得泪流满面,不知所措。
谭延闿就搬来椅子,扶着李氏,让其坐在椅子上吃饭。
李氏33年对儿子的教导,终于见到了成效。李氏心里的石头落地,孩子有了出息,她受再多的苦,也是值得。
谭延闿高中的第二年,年迈的谭老爷病故,谭延闿需要为父守丧,便丁忧3年。
在此期间,看着李氏,在家里依旧过的艰难,需要看正房的脸面。
谭延闿特意为自己取名“慈卫生”,意在表达自己是母亲慈爱的守护者和支持者,时刻向世界宣告:他愿成为母亲李氏,坚强的后盾与守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6年,谭延闿刚二度督湘,得知李氏病逝,心急如焚,立刻决定返家奔丧。
他不顾一切,只想尽快回家见李氏最后一面,尽最后一份孝心。
谁知,李氏出殡那天,谭家族人死活不让李氏的棺木从正门过。
谭延闿怒气冲天,自己躺在棺材上,对下人说:“我谭延闿已死,抬我出殡!
族人见状,只好同意让李氏从正门出。终于,李氏走了一回,家里的正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穷苦人家的女孩,命如草芥,无依无靠,更无出路。李氏却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虽然很难,但是她的孩子,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为李氏的认知点赞,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