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社会,青年人中弥散着性压抑。一部分人涝的涝死,其他的人旱的旱死。

能产生胖猫这样的事情,归根结底,是教育制度的问题。

有一些人,喜欢介绍对象,图的是资源。假如有一个男生,年纪轻轻,公家单位工作,工作认真,思想进步,他就一定要想办法,给这个男生介绍一个对象。

介绍的时候,人是卖力的,嘴是很甜的,吹是没有底线的,就是要撮合。挑来的女方条顺板正,颜值高身材好,学历棒家庭强,务必要让这个男生满意。

要这么做,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促成这桩好事。毕竟,真成了这桩好事,媒人就有了一个大人情。

这个大人情,得来全不费工夫,就是动动嘴。还可以四处下注,到处挑选潜力股。等到自己家后人真有事,需要帮忙的时候,媒人就要动起来了。

只需要一出现,刷刷脸,每个人的人情用一次,就能保自己家后人度过一个劫数。

这样下注的人多了,好男人就不流通了。

如人饮水,婚恋市场一开始就注定了,极少数极其优秀的潜力股,不会进入婚恋市场流通,从青年商人到青年干部,大部份都被提前挑走了,年轻女性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同性,甚至不是同龄人。

而是摸爬滚打一辈子,想给孩子铺路的中老年人。

于是大部分年轻女性自然的遇到了问题,玩不过中老年人的人生经验,在还没有具备识别潜力股的能力的时候,身边的潜力股便纷纷结婚。

年轻女人中学六年,外国的人在约会,我国的人不好好学习的,跑去了技校约会,甚至上了社会约会,好好学习的在学校里过指令生活。

父母和社会,把不优秀不自律的女生放到社会上野蛮生长,又把肯学听话,原本应该是苗子的女生,变成了自卑、懦弱、缺乏情趣、轻度抑郁的学习机器。

等到这些人走上社会,到了同样的岁数,老一辈里面的人精把优质男青年挑走后,剩下的就是已经摸爬滚打的社会精神小妹,和两眼茫然的大学毕业生。

然后他们对着管不了的人,开始输出情绪,说人家不结婚有错,又对着听话的一批,要求他们在三十岁前结婚。

到底是什么系统性的塑造了老实女的无助和捞女的狂妄,我看是要从培养计划里面好好讲讲的。

学校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最后变成了选拔劳动力的地方。

本来是教学的地方,最后变成了筛选的地方。

本来是德育的地方,最后变成了智力至上的地方。

长此以往,捞女和老实女上了社会,结局一定是捞女欺负老实男,渣男欺负老实女,彼此一看,对方都不是什么好人。结婚率能不崩溃才不可能,是必然要崩溃的。

教育制度,要改改了。以筛选为目的的教育,要改改了!

救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