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在香港有使用过Uber吗?

Uber,于2014年进入香港,经营模式与内地的滴滴非常相似:

接待你的可能真的是的士车主,但更可能是在下班后的想赚外快的私家车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不过,你可知道:

“在香港,用Uber打车,接待你的如果是私家车,不管乘客还是司机,大概率都会违法!”

这是因为:

香港目前的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分为的士服务出租汽车服务(即以私家车作出租或载客取酬用途)两类。

而港府对出租汽车许可证制度非常严谨,能把牌照申请下来的,大多为酒店及私人公司

普通市民申请许可证时,难度非常高。

所以,目前香港的Uber呼叫过来的私家车,大多数是没有牌照的,又称“白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运输署

而司机和乘客违法的成本也非常高!

根据香港法例:

除非获发有关牌照,否则任何人不得驾驶或容许他人驾驶或使用汽车,以作出租或取酬载客用途;首次定罪可判罚款5000元及监禁3个月,再干犯则可处罚1万元及监禁6个月!”

是啊,大家以为在内地习以为常的“网约车”,在香港却大概率是违法行为

不过,大家也会发现一个“诡异”的现象:

即使违法,但Uber等网约车平台服务依然广受市民欢迎,尤其是中产、外籍人士、港漂和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Uber官网

此外,许多市民更是喜欢使用“搭乘”gogovan(一个类似货拉拉,只能载货的软件),来代替香港的士。

不过,gogovan同样没有出租汽车服务牌照,按照法例,也是不可以当做出租车用途载人的!同样也是“白牌车”!

然而,这样的违法行为,在香港却屡见不鲜,甚至已是“公开的秘密”!

大家难免有疑问:港府难道不抓吗

的确,港府时不时都会抓一两个“白牌车”出来以表决心,但却又纵容其发展,Uber和gogovan仍然有市有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这也导致了香港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情况:

有的士,也有网约的士,同时还有网约白牌车

“注:2021年8月,Uber收购香港出租车网约平台HKTaxi,现时Uber派单给有营业执照的的士(即:网约的士)是合法行为,但如果派给私家车则是违法行为。”

港府对白牌车的“暧昧”态度,让它的竞争对手:的士,非常不服气了!

的士界认为:

网约车违反香港法例,非法取酬载客,抢走了部分客源,而港府又未能有效打击网约车,导致的士业界每天损失2100万元营业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除了抢生意外,的士需购买保险及牌照,并受政府监管,而白牌车(包括载人的gogovan;Uber的私家车)则可直接营运,经营成本远比的士低,包括无牌费、无保费,亦不用每年验车,对的士业构成不公平竞争

那么,为什么港府一直不取缔这些白牌车呢?

01

港府:我太难了!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据悉其中有一个研判,就是港府都认为:

的士业服务参差,导致市民宁选择的士以外的服务,港府一旦强行取缔,可能招来市民强烈反对声音

比如市民及游客就经常吐槽:

“香港一些的士司机就跟飞行员似的,除了方向盘,就是各种电话屏幕,用来接收各种订单。”

“香港的士经常乱收费,要不拒载,要不加钱,而香港Uber、香港滴滴的价格就透明多了,服务还好,即使价格比的士高些,还是更愿意选择网约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星岛头条

既然难以取缔,那么是否有可能将“网约白牌车”变成合法呢?

实际上,港府也难做呀!

目前,的士牌价已从高峰时725万元跌至现时358万元,跌幅逾50%,若此时网约车合法化,恐怕令的士牌价进一步下跌,可能冲击到车主、车行等既得利益,招来对方不满!

事实上,香港的士界已多次提出反对,要求港府取缔白牌车,甚至还爆发了多次“罢工运动”

而随着新一轮的的士加价,恐怕这个矛盾还会进一步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K01

02

的士 VS Uber:矛盾升级?!

早前,的士界向政府申请加价

“的士司机的入息中位数,与巴士仍有一段距离,如果不加价,业界难以有良好发展,且很多东西都会加价!

“车辆保险费用太高,现时每辆的士每日保险费达130元至150元,经营成本大升。”

目前,业界建议市区的士(红的)起步价由27元加至32元,新界的士(绿的)和大屿山的士(蓝的)分别由23.5元及22元加至28元!

据悉,政府短期内审议的士加价申请,不过不会“照单全收”,预料红的很可能会加2元,达到29元的水平。

来源:星岛头条

的士业界有专业人士表示:

加两元对业界期望有落差,但如果政府公布,也只能无奈接受,但一定要加强打击“白牌车”,“踢走”Uber等网约车平台!才能让香港的士界更好生存下去!

他表示港府要清楚说明的士定位:

“究竟是大众化交通工具,还是个人化?如果坐的士多给2元、3元,都影响到生活质素,建议你不要搭的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星岛头条

有观点却认为:综合考虑下来,港府要尽快让“网约白牌车”合法化

并以内地为例:

自滴滴流行后,内地市面“黑车”基本消失,老百姓不用太担心出行安全、保险和“宰客”等问题

香港是国际大都会,给予游客动感活力之都的感觉,然而本地的士业的守旧经营模式,令不少来港经商或旅游人士感到不解,对推广香港城市名片不利。

与时俱进,让市民和旅客体验便利和科技,才是擦亮国际级城市品牌的不二法门!

大家认为呢?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