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通告: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了高达769478批次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这一庞大的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后,竟然发现不合格样品高达18129批次,监督抽检不合格率达到了2.36%,较2023年同期上升了0.18个百分点。这不禁让人担忧:我们的餐桌还安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不合格率上升,哪些食品成“重灾区”?

在这次监督抽检中,涉及的食品种类繁多,从粮食加工品到乳制品,从肉制品到蛋制品,几乎涵盖了我们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然而,在这些琳琅满目的食品中,哪些成为了不合格率的“重灾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抽样食品品种来看,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等5大类食品的不合格率分别为0.36%、0.37%、0.69%、0.07%、0.05%,均低于总体抽检不合格率。这说明在主要食品类别中,大部分产品的安全状况还是相对较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不合格项目曝光,食品安全隐患何在?

那么,这些不合格食品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从检出的不合格项目类别来看,农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有机物污染问题、兽药残留超标、质量指标不达标、重金属等污染等问题均有所涉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监管部门迅速行动了起来。他们不仅及时向社会公布了监督抽检结果,还督促有关生产经营企业及时下架、召回抽检不合格批次产品。这一举措旨在严格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食品安全无小事,共建共治共享安全环境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监管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制定和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还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但是,仅仅依靠监管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食品安全的守护者。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环境。让我们携手共进,为食品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