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以及农耕时代,我国现行疆域内的人口数量,长期以来,都排在世界的前列。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战后人口数量的急剧上升,给吃饭这件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以至于,过去两千年多来,凡是改朝换代成功的宣传口号,无一不与吃饭这件事最核心的因素——土地相关。

自我国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农药、化肥、育种、农机等农业工具或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让吃饭这件困扰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问题,得到彻底性的解决,也让更多的人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模式下解脱出来。

解脱出来的农民,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这便是过去三十年多年间,发生在中国人身上最大的变化——8亿农民涌进城市,从农民变成工人。

义务教育接近100%的普及率、熟能生巧的产业工人、刻在基因里的吃苦耐劳、居住高度集中的年轻劳动力等因素,让中国的制造业,产生了放眼全球皆无与伦比的竞争力。

在集装箱技术及大航海的加持下,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一般,将其他国家的相同产业比了下去。

跟其他因素相比,35岁以下劳动力密集的996、007式工作模式,更能展示出中国人的优势。这种现象,有一个大众熟知的名词,叫内卷。

如很多人所知,我们之所以内卷,其核心的因素,是数量足够的年轻人,以至于在官方的招聘要求中,明确将35岁列为准入的门槛之一。

劳动力人口的变化,可以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来进行观察。

我们整理了历次人口普查的年龄,以及2023年全国人口抽样的数据,得到历年来0-14岁、15-64岁,以及65岁以上人口,占当年全国人口的比例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达70年的时间内,我国劳动人口,及非劳动力人口,在不同年份,有不同的分布比例:劳动力人口(15-64岁)维持在60%-70%左右,非劳动力人口(0-14岁、65岁以上)在30%-40%左右。

刚刚过去的2023年,我国每100个常住人口中,有68人属于劳动力人口(虽然有些人在55岁便退休了,但按照国际统计方法,他们仍然属于劳动力人口)。作为对比,1953年这个比例为60人,1982年为61人,2000年为70人。

人口总量在增长,劳动力人口比例没有大的变化,这意味着劳动力数量在上升。用某些资本家的话说:”爱干干,不爱干有的是人干“。

或许,在特定的区域内,35岁以下的人口仍然很好找,比如年轻的城市深圳;如果把年龄放宽到50岁,哪怕在某些劳动力缺乏的地方,仍然不担心劳动力数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