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偶联药物(ADC)是近年来医药研发领域的一大热点,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15款ADC药物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上市,有超过900项ADC药物在研。虽然ADC药物在商业化上取得了突破,但在开发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克服ADC药物的耐药问题?如何对ADC复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评价?ADC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开发策略有哪些?ADC的优势又能否延伸到更多的偶联药物研发中?

作为全球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CTDMO平台,药明康德具有丰富的偶联药物项目经验,可为客户提供从药物发现到临床研究的全产业链服务。5月14-16日,每日下午3点,药明直播间特别邀请了药明康德专注于ADC药物领域的技术专家,为大家深度解析ADC药物在药理药效、药代动力学临床开发方面的挑战及解决方案,与大家一同探索ADC药物的革新前景和未来。欢迎大家的参与!

SPEAKERS

讲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经纬 先生

药明康德生物学平台体内药理学部副主任

黄经纬,毕业于同济大学,2022年加入药明康德,现任肿瘤免疫部副主任,负责抗体偶联药物及细胞治疗药物药理药效评价平台建立。加入药明康德前,曾就职于多家相关企业及药企,在抗体药物、ADC药物及细胞治疗药物早期设计、概念验证及临床前研究有丰富经验。加入药明康德后,带领团队建立了多种抗体偶联药物评价平台,团队已参与多个抗体偶联药物临床前研究。

王栋 博士

药明康德生物学平台体内药理学部助理主任

王栋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在肿瘤靶向药物和肿瘤免疫药物的发现和药理药效评估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组织建立了包括抗肿瘤核酸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临床前药效的检测评价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利萍 博士

药明康德测试事业部药性评价部主任

马利萍博士于2015年获得浙江大学 药物分析学博士学位,在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超过10年的研究经验,目前负责ADC项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评估。已带领团队完成上百个IND申报项目,项目类型涵盖ADC、抗体、寡核苷酸、多肽、前药等多种分子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亚鹏 女士

康德弘翼高级主任、医学事务部&药物安全部负责人

赵亚鹏女士全面负责康德弘翼医学事务部的工作,着力于医学事务团队、临床药理学团队和医学撰写团队的能力建设。拥有13年的临床相关工作经验,擅长临床方案设计、研发策略制定、医学监查及药物安全等领域。赵亚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多家全球企业及CRO机构工作,担任过高级医学总监、住院医师和主治医生等职位。

关于药明康德生物学业务平台

结合药明康德尖端的DEL技术、生物学、肿瘤学及免疫学技术平台,药明康德生物学业务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生物学服务和解决方案。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一体化药物发现及药效服务平台。药明康德生物学业务平台拥有一个超过3000人的科学家团队,我们的服务涵盖新药发现各个阶段及所有主要疾病领域,我们的技术平台包括DNA编码化合物库(DEL)、高通量筛选(HTS)、免疫肿瘤学、分子及细胞水平的药效和药物机制研究、结构生物学、各类大小动物药效模型(肿瘤模型、心血管疾病、呼吸类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脂肪肝、神经退化和认知障碍、疼痛、睡眠、精神类疾病、病毒及细菌感染模型)、早期安全性评估以及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服务等,并着力建设新型分子类型的各种生物学研究能力,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核酸类新分子、偶联类新分子、载体平台、创新药递送系统等。

关于药明康德测试事业部药性评价部

药性评价部是测试事业部旗下主要负责体内、体外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业务部门。在中国(上海、苏州、南京和南通)和美国(新泽西)均设有研发中心,提供从早期筛选、临床前开发、到临床研究阶段的综合型药代动力学服务。研究内容包括体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研究,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代谢产物鉴定(体内外生物转化),定量放射性自显影研究,人体放射性物质平衡,以及代谢产物安全性评价等。

关于康德弘翼

康德弘翼(WuXi Clinical),是药明康德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临床研究服务,包括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等,服务范围涵盖I期至IV期的临床试验以及真实世界研究。我们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帮助创新性、突破性医药产品尽快上市并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