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李最近总是觉得自己胃不舒服,有时候是胃胀,有时候胃痛,也不是很想吃饭,上周末他去医院看了消化科,医生在询问过情况后,让他做一个“C14呼气试验”检查,结果呈阳性。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检查和什么有关,其实这是检查幽门螺杆菌的一种方式,小李可能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呢?和胃癌有关吗?听说会传染是真的吗?能根治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好好了解一下幽门螺杆菌!

胃部“隐形杀手”——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也是目前人们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为什么人们总是怕它,和下面这几个原因有很大关系!

抗酸性极强

要知道,我们的胃里有帮助消化的胃液,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几乎所有细菌到了胃里都难以生存,但是幽门螺杆菌就是个意外,它不仅不怕胃酸,还可以在胃壁上若无其事的生长、繁殖。

一类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Ⅰ类生物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有数据表明, 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15%~20%发展成消化性溃疡

它与胃部的恶性肿瘤发生也有关系,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数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非感染者终生患胃癌的几率要高1~5倍。

传染性强

是的,这种强大的细菌还有一个可怕的武器——传染性强。

幽门螺杆菌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一口”传播,或“粪一口”传播。

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性极强,与被感染者使用相同的餐具,经口喂食,甚至亲吻,都有可能导致细菌传播。

有调查显示,中国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6%。换言之,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

而且幽门螺杆菌非常顽固,一旦受感染,不经过规范治疗,不能自发清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有哪些症状?

► 反酸:幽门螺杆菌增殖的时候会加速促进胃泌素的分泌,促进胃酸分泌变多,容易出现反酸症状

► 嗳气:在进食后会出现嗳气、恶心、腹胀等胃肠疾病的症状。

► 口臭:除了寄生在胃里,幽门螺杆菌还能在牙菌斑中生存,能够在口腔中产生携带臭味的碳化物,即使刷牙、漱口、喷清新剂,也难以有效消除。

► 上腹部疼痛:细菌在胃内的繁殖会破坏了胃粘膜的保护机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痛的症状。

如果长期存在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去消化科就诊。

但是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所以仅仅靠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并不准确。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是幽门螺杆菌的携带者,非常简单,去医院做个“吹气测试”即可。

这种方法包括碳13和碳14两种,两者准确度都很高,可达95%以上。

注意事项:

1、呼气试验前,需空腹;

2、检测前两周不能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感染幽门螺杆菌了,一定要治疗吗?

虽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引发胃炎,并且有癌变风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治疗。

如果没有出现症状,根据个人意愿,也可以选择暂时不予治疗。

但是对于部分高危人群来说,即便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也要治疗:

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家族史、胃癌术后的人,一旦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积极治疗。

另外,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如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的人群,如果发现感染,也建议积极治疗。

还有,从预防胃癌的角度来讲,同样建议大家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

虽然说有些感染者并没有不适症状,但这不代表幽门螺杆菌没有在损伤胃部健康。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饮食生活无规律,无节制,会让体内寒湿之气淤积,体内寒气的增加让胆汁减少,出现逆行入胃,胆汁中的胆盐与胃酸作用 对胃黏膜屏障产生破坏,形成胃不适的,食物会停留时间过久,加多些肠胃的负担,胆汁流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问题,胆汁 减少,食物中的脂肪不能充分消化,出现大便不成形有油腻的东西排出等

胆囊不好,人们不一定知道,只知道傻傻的认为是胃的问题,但是即使知道,又能怎么样呢,没有方法对付它,还是无济于事,于事无补,其实大道至简,不是没有方法的,而是没有找到而已,有时间到苏北农村挖点灌南|苦菜,回去烧汤喝,开紫色花的,花冠不大,叶子对称,以前人们用其充饥当饭吃,用的时候加红糖,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少吃生冷油炸辛辣烧烤的东西,晚上尽量不要熬夜。

幽门螺杆菌在进行根除治疗后,还有再次感染的可能,虽说感染几率会降

低,但并不是就高枕无忧,做好积极预防还是很关键。

1、尽量减少在外面就餐次数,提倡公筷、分餐制。

2、孩子更容易被感染幽门螺杆菌,如果家里有孩子,最好不要用嘴喂孩子。

3、餐具使用后尽快清洗彻底,用开水煮一煮碗筷,能达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便后饭前要洗手。

5、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6、建议戒酒、戒烟,经常抽烟喝酒的人群,胃粘膜的抗菌能力弱,一旦接触到幽门螺杆菌,也更容易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