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以来,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我国外贸出口“新三样”逐渐成为“中国智造”新的对外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上旬,一批锂电企业家随团到访欧洲。在期间举行的中法欧三方领导会议上,中方领导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进产能,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锂电池外贸出口总额超4574亿元,同比增长33%,作为国产锂电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占比近四成。强势出海的背后,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锂电行业通过多年来的深化布局,产品性能、品质已全面实现“国际领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部署、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速,新的锂电出海机遇正悄然到来。

储能方面,据欧洲储能协会(EASE)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储能装机总达13.5GWh,相较上一年规模近乎翻倍;另据数据机构Wood Mackenzie预测,2031年,欧洲大储累计装机量将达到89GWh。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加速开辟增长迅猛的欧洲储能市场,将成为国内锂电生产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又一“蓝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大型储能爆发之前,户用储能已经先行一步,在欧洲市场站稳了脚跟。去年6月的德国慕尼黑智慧能源展览会上,中国户储产品吸睛全场,并在下半年火爆欧洲消费市场。今年,国内大储厂商正跃跃欲试,携新一代大储产品及技术“亮剑”国外展会,意图引领海外大储应用发展,“复刻”去年海外户储的火热表现。

在近日举行的英国伯明翰电池及技术应用展上,楚能新能源携long π314Ah超长循环寿命储能电芯、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等新一代大储产品及覆盖力更强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惊艳亮相,向海外嘉宾展现大储出海的“中国范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储时代”背景下,围绕更大容量、更高效率进行创新突破已成为全球储能生产、集成企业的发展共识。相较上一代大储“280Ah+3.35MWh”的经典配置,在原有规格的基础上,对电芯、储能系统进行“套娃式”升容提效,“314Ah+5MWh”的技术路线已成为新一代产品的发展主流。

面对“314Ah+5MWh”的发展大势,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公布推新计划,但截至目前,具备5MWh产品量产能力的厂商不多,宁德时代、楚能新能源等少数企业已稳居率先量产的第一梯队。

颇为巧合的是,宁德时代、楚能新能源等走在大储发展前列的厂商在今年不约而同地对314Ah储能电芯进行了“技术升级”。其中,楚能研发团队为攻克储能电芯长寿命难题,系统性布局30余项补锂专利技术,推出可实现“5年1800次零衰减”的超长循环long π314Ah储能电芯,电芯循环寿命从12000次跃升至18000次。“中国创新”再次领跑全球锂电产业。

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储能赛道,今年出海的中国企业展现出新的差异化竞争能力,从原来的“卷产品”“卷价格”升级扩展到“卷品质”“卷服务”,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正逐渐成为锂电出海制胜新的有力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依托数字化产业底座和智能化技术平台,楚能售后服务网络已覆盖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全球13个国家及地区。超55支专业售后服务团队、超500名行业售后技术专家的售后阵容可在客诉处理、安装调试、质量数据分析、技术备件支持及故障维修领域,第一时间为海外已投运项目提供“2小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48小时解决一般故障”“ 72小时解决疑难故障”等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售后服务。“极致售后”正逐渐成为楚能新能源另一张出海“王牌”。

从全球“双碳”发展趋势看,属于储能产业的高光时刻正渐行渐近。全球储能需求的巨大市场蛋糕势必会吸引更多的“玩家”入场争夺,而对站在发展潮头的先行者们,唯有拥抱变化、持续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才能在充满变数的世界舞台上继续大步向前,保持“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