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讨背景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分解—整体’的教学思路。如篮球单元前面的课次先分别教授传球、运球、投篮等分解动作,最后课次打教学比赛。这样的教学思路看似符合从基础开始教授的规律,而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既未看到学生掌握扎实技术动作,更未看到打出流畅的比赛。”——引自《领会教学法内涵及特征的研究》。20世纪末领会教学法开始在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引起关注。领会教学法最早出现在英国的球类运动教学中,以培养“战术意识”为主线,注重教学内容学习的完整性、情境性。因其在球类教学中的显著效果,20世纪80年代很快被欧美很多国家所接纳,90年代末传入我国内地。之后我国内地陆续出现了不少对领会教学法理论探索与实践验证方面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基本上停留在体育理论研究层面,并未切实深入体育课堂教学实践。

什么是领会教学法?为何领会教学法在球类教学中得到更多教师的青睐?在球类教学中如何切实有效地运用领会教学法,以提升教学效果?等等问题,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基于此,《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总第59期话题研讨以篮球项目为切入点,以水平三(五年级)《篮球》教学单元中第7课时《篮球传接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针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领会教学法”展开探讨。

二、案例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守抢球(3传2抢)学生自评量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VS2轮流进攻,3VS3半场比赛学生自评量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案例由: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田镇中心小学张志强、高青县中心路小学孙备、李贝贝老师等案例实证团队执笔。

、研讨提纲

请结合教学案例,讨论以下问题:

1.本案例中的练习方法是否能体现领会教学法?是否能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

2.谈谈在篮球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领会教学法?

3.领会教学法与篮球运动认知能力的联系是什么?

、主持团队

特邀嘉宾:王水泉,浙江师范大学

案例介绍:付国超,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体卫艺科

、研讨流程

1.理论讲解: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水泉

2.案例介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教育和体育局体卫艺科付国超

3.通过理论学习与案例分享,结合话题研讨提纲,主持团队与参与人员交流互动。

、研讨时间及研讨方式

研讨时间:2024年 5月20 日19:30—21:00

研讨方式:通过腾讯会议APP(通过扫码或会议号:#腾讯会议:644-808-027)进入会议室。

、收稿日期及邮箱

收稿日期:2024年5月31日前收取当期稿件(本期征稿只限篮球方面)。

注:每期所有稿件、审稿结果统计、稿件总评要提交给杂志社备存。

声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案例研析”栏目的话题研讨内容版权属《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和发帖作者,未经版权人许可,研讨相关内容请勿投稿《中国学校体育》以外的其他杂志。

编辑:种青

排版:于玮玥

订阅方式

1.邮局订阅:可直接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438。

2.杂志社订阅:全年12期邮购价为180元,可随时订阅。

户名:《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有限责任公司

开户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支行

账号:75080188000064481

联系电话:010-66093757

010-66093764

(说明:平邮形式免邮寄费,如需挂号邮寄加收挂号费3元/ 期,全年36元,共计216元)

3.微店订购:可扫描中国学校体育微店二维码订购。

网址:https://weidian.com/?userid=

258358644&spider_token=f4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