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苏东坡的一生,似乎不断在被贬谪的路上,但一生坎坷却磨不去他的傲骨和豁达,尽管人生不如意,他依然越活越精彩,越活越通透。

而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就是苏轼旷达之作的代表,尤其是诗词的尾句“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读来安宁温柔,被无数人奉为百读不厌的神来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这首佳作,还要谈到公元1079年的“乌台诗案”。

北宋中期,风云变幻,才在湖州上任3个月的苏轼不得不面临突如其来的变故——乌台诗案

而因为这件事,他的二十多个好友也受到波及,纷纷被贬,其中就有一个人,名叫王巩。

这个王巩的家世并不简单,他的爷爷是北宋的宰相王旦,父亲是工部尚书王素。曾几何时,王巩家里也是门庭若市,前途一帆风顺。

但此次受到牵连,王巩却被贬谪到岭南宾州,在当时极其偏远的所在。

一夜之间,王巩眼睁睁看着昔日的繁华成为过眼烟云,就连家里的歌女,也纷纷离他而去,只剩下宇文柔奴一人,对他不离不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轼写《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就是因为在和歌女宇文柔奴谈话的时候深受启发。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羡慕如王巩般玉树临风的美男子啊,他的身边常有天生丽质的佳人相伴,她能歌善舞蕙质兰心,那悦耳动听的歌声就像夏天里的风雪,带走了阵阵炎热,带来了徐徐清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啊,哪怕是奔赴远方,归来也依然是神采奕奕。你看,她的脸上丝毫没有岁月的痕迹,她笑起来是那么倾国倾城,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

问她:在岭南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她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也是,若心安定,都到哪里都如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