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降妖伏魔手》第二卷:大宗师

第十七章 根

前文链接:第二卷第十六章

山路上的几个人很快就来到重阳庵前,邱处机一看,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方知县。

看到祖庵前的邱处机,方知县连忙翻身下马,走到几个人面前,大家互相见礼问候。

“方大人怎么有时间来我们庵里?”邱处机问道。

“邱道长上次治好了我夫人的病,还给我县里解决了那么大的问题,我还没来得及致谢呢!所以今天特意过来看看。”方知县说道,然后示意跟来的丁捕头等人拿好携带的礼物,一起随着邱处机向庵里走去。

“方大人太客气了。”邱处机说道。

他听着方知县的话音觉得好像并不只是登门致谢那么简单,当时心中就有些存疑,不过并没有马上发问,而是把几个人领进祖庵,带进客堂里面休息。

方知县手里端着茶,站在客堂窗前,望着院子里大殿前不断有人烧香礼拜的情景,不由说道:“这里香烟鼎盛啊!”

“信众都还有些热情。”邱处机笑道。

这时,方知县听到从几个讲经堂里传来的读经之声,声音整齐有力,很有些学堂里的气氛。院里的香烟阵阵,却又俨然是一派修行地界繁盛的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些,方知县不由轻轻点了点头:“邱道长能够如此用心教化当地百姓,实在是让我佩服!”

“都是教职所在。”邱处机随口答道。

看着方知县此时几乎满腹心事的样子,邱处机并不急于发问,只是耐心地等待着。

“唉,邱道长修行有成,又注重施教化于百姓,这实在是当地人的福气。不过,道长您现在名声这么大,虽然是好处,可是却也有不好的地方啊。”方知县一边说着,一边慢慢坐回桌子旁,看那样子是在想着如何措辞更婉转。

“哦?”邱处机探询地看向方知县,知道他终于要说明此次来的目的了。

方知县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好像有些意犹未尽地品味着,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好茶,也只有终南山的泉水才能够沏出这样清新的香茶来!”

“水好,景更好,这终南山钟灵毓秀,是本教发祥之地,是个修行的好地方。”邱处机说道。

“如此说来,邱道长修行离不开这里?”方知县终于下了决心似的问道。

“其实也不见得。”邱处机有些明白了方知县的难处,笑着说道:“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刚开始的时候,环境选择当然很重要,能够有终南山这样的环境,修行自然容易精进。不过天下修行之人不少,能够来终南山修行的又能有几个呢?像我们这样能够在此建庵,不知道有多少祖师爷赐给的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邱处机缓了一缓,又说道:“不过修行有成之后,环境就不重要了,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修行。现在对于我来说尤其如此。”一副让方知县有什么话就尽快说的样子。

“那就好,那就好!”听邱处机这样说,方知县连连点头,看了看邱处机,明白自己的心事终究是瞒不过他去,于是表白一般地说道:“邱道长,您也知道,我是巴不得我这小县能多几位您这样的高人!可是,唉,咱这儿虽然地处偏远,可是终究还是要归朝廷管不是?昨天朝廷来了旨意,这旨意竟然是专门针对您这儿来的。”

邱处机静静地看着方知县,等待他的下文。

“邱道长想必您也知道,今年春天先皇仙去,当今圣上继承大统已经半年有余,”说到这儿,方知县声音略低了低:“邱道长,你我都是汉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当然是儒家居多。现在凭心而论,当今圣上继位以来,更定礼乐,修正刑政,倒真是把汉家的文化学了个八九成!天底下的汉人官员也都是信服的。”

邱处机点了点头,笑道:“这自然难得。我是方外人,对时局本来没有什么想法。方大人多年为官,在这方面的看法肯定比我高明。不过照我看,不管汉人也好,金人也罢,只要能够做到体恤百姓,那就不错了。不过,方大人当然不会是到我这儿来为皇上歌功颂德的吧?”

说到这儿,邱处机看向方知县,有些玩笑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邱处机这么说,方知县不由干笑两声:“哈哈,道长说话还是这么实诚,倒显得我在绕弯子了。我只是觉得心里到底还是过意不去,道长您虽然身处方外,可是修行之高、名声之大,说名震华夷并不为过。先皇在世的时候,也是给了您极高的礼遇,按说现在皇上也应该十分重视才对。”

邱处机听方知县把自己捧得那么高,又一再把话说得柔和,觉得后续一定有变,所以一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方知县,耐心地等着他把话说完。

方知县是官场老手,虽然最惯于虚与委蛇,但是他也知道,在邱处机面前不用讲这一套,他只不过实在不忍心把话一下子透出来,总想着让邱处机有个心理准备,也能略尽一下自己身为当地之主的情谊。

方知县把夸奖肯定的话说完,终于,话锋到底还是微微一转:“可是,道长您别忘了有那么一句话:树大招风。这道理简直是放之四海皆准啊!”

邱处机和方知县说话的时候,尹志平、吕道安和丁捕头等人已经退出了客堂,只留下卞志和在这儿照应。

卞志和是在邱处机跟前侍候惯了的,他习惯了听前来拜访师父的各阶层人物高论或者闲谈,可是此刻听着方知县说话却仍然觉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就瞪着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方知县。

邱处机觉察到了卞志和的目光,连忙伸手示意。卞志和这才发现方知县的茶杯已经见底了,连忙又把茶水续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知县看着杯中清澈的茶水,忍不住又端起来轻轻嗅着淡淡的茶香,说道:“这样香的茶,恐怕离了终南山是再也喝不着了!”

邱处机一时无语,想了想还是说道:“方大人难道不知道,我们出家人首先就是要断绝物欲的?”

“唉,”听邱处机这样说,方知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邱道长,这么说,如果让您离开终南山您是没有异议的?”

“为什么要让师父离开终南山?”邱处机还没说话,卞志和已经忍不住插嘴说道。

邱处机挥挥手制止了卞志和,淡淡一笑说道:“方大人想得太多了,我随遇而安,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方知县点了点头:“邱道长您这么坦然,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不过这个小道长问得也有道理,难道邱道长不想知道为什么吗?”

邱处机又是一笑:“方大人,当年我师兄马钰正在筹建重阳祖庵的时候,朝廷一纸令下,我师兄只得东归。现在重阳祖庵已经成为这样的规模,全真教教众更多,换了谁当皇帝恐怕都会心存忌惮。我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为难方大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长真是睿智过人啊!”听到这儿,方知县不由出口称赞道:“来之前我一直非常忐忑:算起来道长在本县济世度人,受到过道长指点的百姓都对道长佩服得不得了!我方之俊虽然身为一方父母官,却从来没能像道长那样受人欢迎过,说起来未免有些惭愧。”

“我原来还有些不服气,可是和道长接触过之后却是心服口服。这次道长对我们方家更可以说是有救命之恩,我心里一直十分感激!说实话,我是真不想做那个让道长离开的恶人啊,可是官身不由己!我一个小小的知县,又怎么能够庇护得住道长呢?”

“方大人言重了。”和方知县此时的感情外露、声调激昂相比,邱处机显得十分风轻云淡,他一边说着一边抬头看向窗外。

这时,正好有两个讲经堂的课程结束,就有不少道士和信众来到院子里短暂休息,一时院子里人来人往,显得十分热闹。

邱处机看着院子里的人群,慢慢说道:“方大人,有您这番话我就知足了。我原本没有想到这些,一直想的无非是实行教化,开启民智,淳化民风。不过此时看到我这里聚集了十里八乡的百姓,想想朝廷的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邱道长您所做的都是有益稳定民心的事,我都看在眼里!这一点您不用担心!”方知县说道,“您这儿可不像那个什么三明教,要是都学了那个,恐怕真要天下大乱了!”

“我这次回来原本是要重兴教化,以免百姓再受那样教派的蛊惑。”这样说着,邱处机不由轻轻摇头,“无奈这事终究也要讲究天时,我光有济世之心又有什么用呢?”说到后面这一句,显出几分无奈来。

“邱道长,这可怎么办呢?”方知县看邱处机一直站在窗前,虽然嘴上说并不在意让他离开终南山,可是看他的样子心里并不好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重阳祖庵的建成、兴盛、发展,凝聚了他多少心血,现在马上就让他离开,谁又能受得了呢?

想到这些,方知县手足无措,有些担忧、又有些心虚地看着邱处机。

“方大人请放心,近期我就会择日离开。”邱处机轻轻摆摆手,“我不会让方大人为难。”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方知县嗫嚅道。

“我也很久没回山东栖霞看看了。”邱处机回过头来,看着方知县说道,“背井离乡快三十年了,不知道家乡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