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活着的时候名声赫赫,雄霸文坛数十年,死后诗文又影响了数百年。他是谁?他就是明朝中晚期文坛领袖——王世贞。

如果用“文坛盟主”来称呼王世贞,是不够妥帖的,说他是明朝文人的扛把子,或许才勉强配得上他的影响力。比如清代著名文臣、《四库全书》总编纪晓岚就说:“王世贞之后,天下人写文章,全都只是在模仿他罢了。”

官方史书《明史》对王世贞的评价是:“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官方定性天下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文坛第一人,名门大才子

王世贞,字元美,江苏太仓人。太仓今天是苏州市下辖的地级市,在明朝也隶属于苏州府。王世贞的家族“太仓王氏”在当时赫赫有名,他们自称是魏晋时期第一号名门望族“琅琊王氏”的后裔,祖宗是东晋奠基人王导。

顶着祖上的荣光,王家子孙也算对得起这门第。王世贞的祖父王倬,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父亲王忬,正牌的兵部侍郎。也就是说,王世贞家里都是正部级实权高干。

有这样的家族基因,王世贞的先天智商和后天资源,基本上就不是普通人的想象力可以抵达的。《明史》中特意提到,王世贞天赋异禀,记忆力超群,但凡读过的书,一辈子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因此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547年,刚刚二十一岁的王世贞便高中进士,并直接入选庶吉士,成为中央储备干部。

爷爷、父亲都是高干,他又年轻有为,王世贞的前途压根不用怀疑。但让他声名鹊起的,却先是在文坛上。

2 开一时代之风气,独领风骚数十年

王世贞入朝为官后,跟几位好友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一个诗社,后来诗社名气渐长,就连文坛领军人物李攀龙都主动要求加入。

文坛领袖加盟,诗社的影响力暴涨。后来诗社刚好有七个人,王世贞就模仿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把诗社的吟诗作赋活动、学术研讨会等专门放在竹林里举行。

一场场竹林活动,让他们名声大噪,诗社从几个人的文学小圈子正式晋级著名文化团体。李攀龙趁热打铁,搞了一次名叫“六子诗”的活动。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开会,还产出了不少诗文作品,成果斐然。这一番操作,让诗社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不过自古以来,能让一个文学团体走得远的,光靠一两个文坛领袖加盟,搞几场学术活动,那是不够的。一个成功的文学团体,得有响亮的文学口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引领时代风骚。

在王世贞之前,明朝有个文学团体叫“前七子”,代表人物是李梦阳,文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意思是,写文章必须模仿秦汉的,写诗必须学习盛唐的。如此一来,就掀起了一场文学复古运动,一时间也是风头无两。

王世贞等人也提倡复古,他们的诗社也是七人,于是人称“后七子”。针对前人的这场文学复古运动,“后七子”发出了更为振聋发聩的文艺口号:“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意思是,唐中期大历年以后的书就不要读了,都是些堆砌辞藻的陈词滥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惊世骇俗的口号,不用想,肯定是王世贞喊出来的。这句口号为何惊世骇俗?因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都是在唐中期大历年以后才成名的。大历是唐代宗的年号,具体时间是公元766年至公元779年。

纵观“唐宋八大家”,哪怕是年代最早的韩愈,在公元779年也只有十一岁,柳宗元只有六岁,其余的六位宋朝文人则连影子都没有。王世贞一棍子打死了“唐宋八大家”,不仅震动了整个文艺圈,还惊呆了天下的读书人,很多人都骂他是疯子。

王世贞否定“唐宋八大家”,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当然不可取,但就跟今天的商业广告炒作一样,最重要的是提高知名度,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至于是正面还是负面反而不重要,毕竟“黑粉也是粉,黑火也是火”。

王世贞这一声叫骂,自然有很强的炒作效果,一时间,全国的读书人争相阅读他的文章,毕竟大家都想看看,喊出这等逆天口号的家伙究竟是何方神圣。

不管大家评价如何,这一套流程走下来,王世贞就成了文坛上最耀眼的明星。1570年,文坛领袖李攀龙去世,王世贞毫无悬念地成为接班人,睥睨江湖二十年。

王世贞能够成为文坛领袖,也不只是会打广告。除了在文学领域提出了划时代的口号,将明代文学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本人也是著作等身。

用“著作等身”来形容王世贞的创作能力,其实是不太合适的,因为他老人家的精力异于常人,其文集动辄一两百卷,叠在一起都跟天花板一样高了。有趣的是,王世贞虽然有大量著作,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都不低,但这些著作在后世的知名度却不高,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写过什么作品。

3 一场惨案,一本奇书

比起在文坛的辉煌无限,王世贞在政坛可就没那么顺利了。

王世贞中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按照惯例,他进翰林院学习三年,之后分配到刑部任职,几年后便升任正五品的刑部郎中,一路顺风顺水。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朝廷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王世贞的同榜进士杨继盛弹劾严嵩,列举其“五奸十大罪”,要求杀严嵩以谢天下。

当时严嵩权势滔天,杨继盛“以卵击石”,被打入大牢,最终惨死狱中。众人虽说都同情杨继盛,但又惧怕严嵩,杨继盛被关押期间,没一人敢去探望。

这时候王世贞站出来了,不仅去探监,还送医送药。杨继盛死后,又是王世贞出钱将其安葬。

结果毋庸置疑,严阁老非常不爽。严阁老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来人!给我翻翻王世贞的档案!”手下们扒拉了一遍,发现这家伙就是个五品官,做事又谨慎,啥把柄都没有。严阁老只好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严嵩没拿自己怎么样,王世贞就更加肆无忌惮,公事上继续怼严阁老,私下里对严家更是十二分之不屑。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贪财好色,满腹才华,人称“鬼才”,确实有些本事,但王世贞根本瞧不上他。

有一次,几位公子哥聚会,两人都在列。几杯黄汤下肚,严世蕃先是来了兴致,当场吟诗作对。王世贞却丝毫不给对方面子,作诗回怼。严世蕃虽然聪明盖世,但搞文学毕竟不是王世贞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严世蕃无法应答,颜面扫地。

严世蕃在众人面前丢了脸,他暴怒:“我爹收拾不了你,难道我还收拾不了你爹?”

王世贞的老爸王忬,当时任兵部侍郎,负责军事工作。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蒙古人南下骚扰,声东击西,王忬应对失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蒙古人打到了边防重镇蓟州,距离京师不到二百里,朝野震动。

嘉靖很火大,下令严惩各级责任人。王忬肯定是跑不掉的,刑部便给他定了个流放罪,可不知怎么着,竟被嘉靖改成了斩首。

嘉靖为啥改判了呢?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鉴于当时的办公流程,不难猜测,十有八九是严嵩从中作梗。

父亲被改判斩首,王世贞吓坏了,连忙低头服软向严嵩求情,但是没用,最终,王忬惨遭斩首。

这件事牵扯出了一本奇书和一段传闻。

坊间传说,王忬死后,王世贞恨透了严家父子,发誓要复仇。鉴于严世蕃好色,特别喜欢读情色小说,王世贞就为他量身打造了一本情节曲折的情色小说。书写成后,他便把全书涂满砒霜,然后经过一番曲折路径,送到了严世蕃手中。

严世蕃拿到书一看,便被迷得神魂颠倒,恨不得通宵达旦,秉烛夜读。严世蕃读书有个习惯,喜欢蘸口水翻书页,结果就把书上的砒霜吃进了嘴里。等严世蕃把这本好几百页的书看完,便七窍流血,毒发身亡。

当然了,严世蕃并不是看情色小说死的,王世贞报仇的故事也是假的。可这本书却是真的。什么书呢?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金瓶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王世贞在官场上没多大作为,可在文坛的影响力却如日中天。有趣的是,对于后人来说,王世贞留给后世的最大财富,不在文学,而在史学。

比方说,后人对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人物的了解,很大程度上都来自王世贞的记载。清朝编撰《明史》时,不少章节直接搬抄王世贞的著作《嘉靖以来首辅传》,有的地方甚至一字不改。因此,《明史》中张居正、高拱、严嵩、徐阶等人的形象,王世贞说是啥样,后人看到的就是啥样。

特约撰稿人:郑宁,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编辑:莉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