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职业闭店人”冲上热搜。

前不久,央视新闻报道了一起消费者因瑜伽店跑路,剩余预付课程费无法讨回的案件。

这家瑜伽店突然闭店,背后正是“职业闭店人”的一手策划。

店主前脚跑路,“职业闭店人”后脚注销公司,而消费者有40多万元的充值款,因此无法追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帮人关店跑路,职业闭店人收入不菲,据他们内部人透露,每个月接单接到手软,“月入10万,比上班强”。

目前,对于职业闭店人,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他们是一群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捞金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业闭店人,通俗讲,他们的工作是解决商家债务纠纷的第三方机构,为商家提供组建客服团队、遣散员工、设计转课方案、处理债务等服务。

其实,早在2019年,便有了职业闭店人的身影。

近几年,随着一些健身房、教培机构的接连倒闭,职业闭店人逐渐浮出水面。

胡源(化名)曾经开过6家与教培行业相关的门店,但最终因经营不善被迫闭店,为了偿还四五百万的债务,胡源被迫变卖了房产,四处借贷来清偿债务。

有了这次经历,胡源身边有同样遭遇的同行便会找他一起商量处理闭店的相关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找胡源闭店的人越来越多,他便成立了一家企业管理公司,招了十几个人专门从事协助企业闭店的业务。

当有商家需要闭店时,胡源会首先评估商家的负债总额,收取20%至50%的服务佣金,再根据商家提供的服务费为消费者提供三种方案。

第一种是如果商家准备了退部分费用的资金,则跟消费者谈判退30%-40%的未消费余额;

第二种是将消费者剩余的课程转到其他门店或者是其他同行名下,但消费者还需支付一定的转课费用;

第三种是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前两种方案,坚持全部退款的,就只能打官司,但胡源会跟消费者解释其中的利弊,让消费者算清楚哪种方案更划算。

一旦遇到钉子户,最坏的一步就是走法律程序,只很少有人会选择上诉,刘源称多数时候一个月就能完成一个闭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年下来,胡源的生意越做越大,正常情况下一个月能接3-4家门店的委托,单个案例收费在5-10万元不等,一年就能赚到三四百万。

在胡源看来,职业闭店人就是一个第三方的服务机构,帮助商家解决闭店后跟客户沟通的问题,并没有触犯到法律的底线。

整个过程中,刘源除了要遣散员工,更多的是面对消费者的不理解、辱骂甚至动手,还需要不断地跟消费者沟通,安抚人心,给出一个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并把商家的损失降到最低。

由此看来,职业闭店人似乎是那些濒临破产机构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然而,无利不起早,看到职业闭店人的收入比打工赚得多,吸引了更多的人入局,也出现了很多乱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闭店人通过钻法律空子,使用一些灰色手段,将业务扩大到了帮助企业量身定制跑路路线、推卸法律责任、减少债务等解决方案,使得消费者损失惨重。

这些职业闭店人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能合法地让商家抽身,又能将债务转移,是闭店人最主要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闭店人套路如出一辙:

首先,为了降低商家的法律风险,便于后续操作,职业闭店人会更换法人代表,作为一种风险规避手段。

接着,职业闭店人为了在跑路前再赚一笔,商家会以店庆、年终回馈等作为借口,举办一场低价的大型处置活动,以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吸引大量消费者,从而快速降低经营成本。

最后,一夜关门,商家退居幕后,由职业闭店人与客户沟通后续操作方案。

这一招金蝉脱壳之计,把商家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而职业闭店人只要声称没钱赔付,就能不不了了之。

就如从去年开始全国排名前三的早教机构金宝贝一边关门一边开店,让数百名家长退费无路,上诉无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不满的是,对于关门的消息,金宝贝从未向消费者透露过,甚至还在不断地鼓励家长续费,即使在关门前一天,仍然有家长因底价促销而充值。

在广州就有家长反映,金宝贝在闭店前还积极推销“无忧卡”,14个月内不限次数上课,这相比于正常200元一节课的客单价划算很多,吸引了不少家长续费。

有家长称花了19100元的无忧卡,在金宝贝关门之前,一次都没享受过。

据媒体公开数据统计,广州奥体店600多名受害家长中,人均剩余课程还有1.5万元,更有5名家长损失超过了10万元。

而各地区金宝贝关门的套路正是职业闭店人的惯用手段。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在广州的天河北店、南沙万达店、禺永旺店、奥体中心经营主体原来的法定代表人均为陈建煊,在闭店前更改成了李进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闭店时职业闭店人会在门店贴出公告,让家长扫二维码进群。

进群后,家长就会发现对接的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客服,而是新的第三方机构,通常给出的方案是把课时转到其他的门店。

当家长向其他门店咨询时,门店又会告诉你需要原门店老师的申请,可原门店在闭店前就已经把老师的账户信息消除干净。

有些家长并不愿意转课,也有些家长转课成功,但没过多久,新的门店也关停了。

一环扣一环,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家长自认吃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难发现,这些职业闭店人的生存之道便是一边协助商家安全跑路,一边让消费者自行承担后果。

久而久之,职业闭店人就形成了一整套流水线产业链,客户的负债越多,闭店人提供的服务越全面,赚的也就越多。

一个1000万债务的项目,职业闭店人就能拿到100万元的佣金,对于商家老板来说,花100的钱减除1000万的债务,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愿意出钱,一个提供服务,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双赢,两三个月的时间,职业闭店人就能轻松赚几百万。

而职业闭店人之所以拥有巨大的生存空间,源于市场的实际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职业闭店人显然已经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除了有出面跟客户解决问题的客服人员,还有协助找适合做法人的背债中介,以及用于处理资金业务的金融过桥等。

这些职业闭店人深谙法律及相关规章制度,能够灵活利用政策漏洞。

一旦消费者不满调解方案,想要发起民事诉讼,职业闭店人便会出面帮助商家善后。

同时会告诉消费者即使胜诉也很难拿到退款,因为他们没有钱赔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消费者找前一任老板退款,老板会拿出盈利的虚假财务报表,告诉消费者,他们在经营的时候是盈利的,只是后面的法人接手后才出现了亏损,需要退款就去找现任老板。

新老板跟前老板之间的“踢皮球”策略,就够消费者晕头转向。

可以说消费者能想到的方法职业闭店人都能想到,并且能够暗陈仓地将债务消除。

在所有的操作流程中,背债中介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他们为职业闭店人提供征信良好并且愿意配合公司处理债务的人。

而这个法定代表人也是有选择的,职业闭店人会选择一些没有案底、没有资产的农村人,这些人对消费的要求不高, 即使被追责,被限制高额消费,对他们的生活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一旦成为了“职业背债人”,同时也将承担“失信人”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即使消费者胜诉,职业闭店人也能以因公司名下没有可执行的资产而无法赔付为由拒绝赔偿。

很多商家在闭店前都会更换法人。比如北京美吉姆的一些门店在闭店前就已经将法定代表人更换成了沈阳一个村庄里的70多岁老人李某;金宝贝在北京、上海、天津的门店更换成了广东一个52岁的农民陈雄生。

在众多的案例中,曾经也有人成功,但要立刻收回退款并不容易,职业闭店人会以没钱赔付,只能承诺长达几十年的分期支付,而这段时间的这些钱实际上成为了商家不需利息的贷款,可以任意挥霍。

另外,虽然目前消费者维护权利的渠道众多,但想要搜集证据并不容易。

有一位律师行业的网友称,卡乐吉闭店时已经变更了法人,而她还有6000元的预付余额,查阅了相关法律条例,都没找到合适的办法,即便现任法人同意赔偿,但如果没有偿还能力,还是无计可施。

最后这位网友只能团结受害者一起在网上呼吁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也曾经有专家提出可以按照妨碍清算来定论,然而职业闭店人也早已考虑到了这一层,他们会提前几个月更换法人,等一切就绪后再闭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一来,新的法人就不能算是妨碍清算,毕竟在更换法人的时候无法确定更换的目的是为了正常经营还是闭店。

除此之外,职业闭店人深知上诉成本很高,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算准了大多数消费者不会因为几千块的预付余额消耗这个时间。

事实上,按照目前的法律并不是没法上诉,在明知将闭店的情况下,仍加大力度促销,涉嫌合同诈骗,只是搜集证据的难度很大,除非是经营者,否则很难拿到企业经营困难的证据。

在大多数案例中,大多归于民事诉讼,在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跑路者也无需承担太多的法律责任,很难追究刑事责任,这也导致了商家的违法成本较低。

因此,很多商家在闭店前会找职业闭店人,不仅能省去很多沟通成本,还能免除违约责任,这也成就了职业闭店人的生存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消费者面对商家的大幅度降价活动时,请保持高度的警觉性。

不妨查询一下该店铺的法人信息是否有变更,同时密切关注商家的经营动态。

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或不合规的迹象,消费者应及时与商家沟通,提前商议退款等相关事宜。

如今,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那些试图利用法律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将难以遁形。

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加强使得法律的空白和漏洞越来越少,对于那些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利的行为,法律必将给予严厉的制裁和惩罚。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坚定地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权威,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我们的社会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法治的环境。

参考资料:

央广网:《职业闭店人被判“真接债”,这还不够》

中工网:《严惩钻空子的“职业闭店人”》

潇湘晨报:《门店耍无赖,消费者只能无奈?起底“职业闭店人”灰产!》

界面新闻:《“职业闭店人”攻占教育机构》

作者: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