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 读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邀请业内顶尖的领袖和大师,在协会官网开设「大师论道」个人主页发出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声音。首期栏目重磅推出大师吴良镛先生于2002年80岁时所书感言《八十回顾 一得之愚》的部分内容,今日观之,别有意义,与诸君分享。

内容来源: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良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

探索不断扩张,走向科学与人文、艺术的结合

目前,对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主要侧重在其科学方面,研究方式上也要讲究科学,要有实证数据等。由于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以人为本,涉及社会,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研究的困难,因此内容上还要加强人文的研究,包括历史、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研究。

必须重视建筑的艺术性。因为建筑是有体有形的东西,不仅着眼建筑本身形象的艺术性,还要追求它所组成的空间的艺术性(Architecture is an art of space in space),环境的艺术性,这就要探索“环境意境”,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好让人们诗意地、画意地栖息在大地上。

对于人文与艺术的追求,还需要对西学、中学狠下功夫。王国维先生认为:

中西之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即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究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1]

此语极赋哲理,说明中西之学是互相促进,相互启发,相得益彰的,全球文化问题与地域文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中国学者要想对祖国有所作为,对世界建筑文化有所贡献,必须中西之学两者并进。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当前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优秀文化的同时,非常有必要以本土的区域的优秀的进步的文化,抵抗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钱穆先生言要对中国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2],今日重温,亦饶有意义。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文化自新的努力。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文化多样性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弘扬。20世纪初叶对中国学术包括对中国建筑学有重大贡献者莫不如此,今日重新强调此点更属必要。

融入时代的主流

全球文化/区域文化,增长的极限/超越极限,现代化/城市化等问题,都是学术界人们关注的热门问题。结合本专业、专职工作和兴趣范围,应当寻找新视野。本文只谈两个相关的问题。

(一) 发展经济仍然是最根本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

恩格斯的一段话,仍然给我们以启发:

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的意志,根据一个共同的计划,甚至不是在某个特定的局限的社会内来创造这个历史。他们的意志是相互交错的,因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透过各种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理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3]

我这“广义建筑学”经济时空观中曾引用过此文,今日重温,更进一步认识其哲理。难点在于在经济的必然性中又如何分析其偶然性,如何贯彻“以人为本”。

(二) 资源有极限

有两种基本的环境观念。

60-70年代,环境观念,一直处于揭示、警告、谴责的阶段,“只有一个地球”……直到90年代,第二次环保运动的主题,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最基本的道理。例如,华北水资源“只有这么些,看你怎么用”?要从发展的机制上防止、堵截环境问题的发生,着眼于新秩序的重建。

从理想转为行动需要像农业革命、工业革命那样艰难的一次革命。[4]

建筑、城市、园林都在面临一次革命,例如即将在柏林召开的“国际建协第二十一届大会”的主议题是“资源建筑学”(Resources Architecture),这是富有远见的。但“转变”又不能脱离现实。难的不在技术,而在各方面利益的冲突,不同建筑观的冲突,人类自己的种种价值观的转变、理念的变化终将推动技术的变化。

任 重 道 远

我们建筑界前辈充满了激情,披荆斩棘,找出路,找方向,提出问题,贡献出他们能做到的一切。由于时代的局限,前辈们未完成的抱负,未竞之业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梁思成先生在“寂寞”中走去。杨廷宝先生并不寂寞,位至副省长,最后他的心情是沉重的,在“沉默”中走去。第一代建筑师中最后一位陈植老人前不久也离开了我们……

现在是“第三个春天”来临之际,情况好多了,比过去明朗多了;我们的队伍扩大了,事业繁荣了,在这史无前例的城市化洪流中,问题也空前复杂起来,但伟大的建筑学术发展的契机也在这里。21世纪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的道路还很漫长,也很艰巨,涉及社会,涉及改革,也许需要几代人努力才能完成。跬步千里,离不开点点滴滴的创造,我们肩负时代使命,工作不能懈怠,不能放弃一切创造的努力。

我得道恨晚,但总算生逢其时。八十回顾,一得之愚,贡献给这个讨论会,并与同道者共勉。

参考文献:

[1]王国维.观堂别集.国学丛刊·序

[2]钱穆.国史大纲

[3]恩格斯.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6

[4]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环境,展望可持续发展未来

编辑/排版|王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