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住在上海的首席商业评论主编卫明。

前段时间各地纷纷取消了限购政策,就还剩7个城市没有取消,上海是其中之一,这并不意外,本身上海、北京的购房门槛就是中国最高的。

但没想到没多久,上海也挺不住了,就我自己观察,我们小区的房子离最高价已经跌去了20-30%,其他区甚至我都听说房价跌到接近一半的,这里面有老破小,也有所谓的高档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视频,经常可以发现中介在哭天喊地,要么是哪里的房子是重灾区,要么是哪里的房东不管小区其他业主疯狂降价急售,虽然有些是有表演的成分,但实际情况确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上海房价真的需要出手稳定一下了,否则明年法拍房可能就要泛滥,银行坏账率也会提高,到时候就不只是房子的问题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可能会打击一片。

而就在前两天,政策也终于开始动手了,上海限购放开的消息在微信群里炸了。限购前后的差别如图,一目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还是有限购,但限购政策确实松了很多,这里面有几个点我认为可以重点关注:

非上海户籍单身人士,连续缴纳3年社保,就可以买除了外环内新房以外的所有房子;离异后不再追溯前面购买记录;企业可以购买小户型二手房,套数不限制;多孩家庭可增购一套房子。

为什么要放开这些条件?

为什么要放开这些条件?

先说说上海之前的房价靠什么支撑?

第一,本地户籍人口的改善需求巨大,拆迁更是加速这个需求;第二,非沪籍人口的购房需求巨大,靠落户、工作机会和学区概念支撑;第三,外来炒房团的需求,靠货币、政策支撑;第四,外籍人士的居住需求,用高额租金来支撑一部分房价。

在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这四个因素共同推高了上海房地产的发展和房价,在最早期,甚至有蓝印户口加持,那买房真的是一石二鸟。而且,这几个因素是相互借力的,譬如,外来人口购买上海人的普通房,既是自住,又可以作为学区房落户读书,那么本地人就有钱去购买更高价的房子,甚至拿了拆迁款,不用贷款就可以换一套好房子,而炒房团炒新房,买家自住也好,为了学区也可以,有些出租也租的出不错的价格,那么大家都能获利或者赚钱。

这个游戏能持续运转下去,还是要重度依赖前两个需求,要么本地人持续有钱改善,持续生娃提升需求,要么就是外来人口进上海买房。

但在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大的人口,产业,货币政策都有变化。

人口上,出生率全国都在下降,前段时间,上海户籍人口的总和出生率到了0.6,也就是一对夫妻平均只生0.6个娃,加上“双减”政策,摇号制度,学区房的溢价也减弱了很多,而且本地户籍改善需求经过这么多年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房价上来后,拆迁也越来越难,越来越慢,政策也变了,加上周边江浙城市也很发达,产业发展迅速,上海的一些产业外迁,很多上海人都把眼光投向了周边,所以,仅靠本地户籍人口的需求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实际上上海的居住人口并没有下降,甚至还有小幅上升,非沪籍人口的购房需求从过去到现在,实际都是存在的,之前一直是支撑上海房价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房价升高也被打压了,加上政策已经转成房住不炒,收紧购房指标,提高贷款难度,那么上海房价除了一些小众的稀有楼盘供有钱人买卖,其他大部分盘在需求上就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撑。

所以,原来的流动性游戏就转不起来,而要转起来,一是要吸引更多非沪籍人士,特别是单身的或者多娃的人口,不仅有购房需求,还带来了人口增量,未来还有教育需求,自住且愿意持有;第二,在政策上提供更大范围的房源可以选,除了五大新城,对于单身非沪籍人士,新增外环内的二手房,特别是一些地段不错的二手房,一是上班近一点,另外未来有了孩子至少是有一个市区学区的,只有这些房子开始流动起来,那么才能让原来的房东有资金去改善需求,或者去投资新房子,资金能流动起来,整个盘子才能更加活跃起来。

简单说,要让水要活起来,鱼儿才有活力。

所以咱们看这次政策,外地户籍的限购条件都放松了很多,购买范围也扩大了,特别是补充了外环内二手房,而且对于多孩家庭,现在的大大的欢迎,还可以多买一套,甚至还开放了企业购买小户型二手房(2000年前,70平以下)用作职工租住,且套数不限,目的就是让外环内的二手房尽快交易起来,人口也流进上海,抢人又抢钱。

离异,赠予的相关政策,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现在有房有钱但是还想买的人,给他们松绑,让他们增加购买的名额,这类人群恐怕主要就是本地户籍,或者在上海已经打拼多年的比较成功的新上海人,手里有点钱,可以多买1-2套,作为投资,也可以自住,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主要考虑新房,这样就可以刺激外环内新房或五大新城的新房需求了,顺带也托底一下上海人的浓度,可能也是一点小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看下来,外环内的二手房,价格差距和波动可能都会比较大,优质的社区价格应该会小幅回升,而没有优质学区,没有优质地段或社区的老破小,如果有电梯还可以,如果配套不到位,那么肯定就需要降价换量了。同一个区域的不同小区,价格可能有很大差别,不过反过来说,这对想来上海发展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捡漏的机会。

总之,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上海的房价未来到底能不能涨上去,还是要看非沪籍人士的购买力。

哪类房子值得买?

哪类房子值得买?

个人认为,有几类房子是可以重点看一下:

第一类是高新技术发展区周边的中高档社区。譬如张江一些产业园附近的社区,去年我经过一个楼盘还听说均价在10万以上,买家主要是附近一些科技或者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譬如华为,百度研发部的。这类人群都是高收入人群,愿意在公司附近买房,能够支撑一定的房价,买下来,未来也方便出手,或者出租。

有其他产业集群支持的都可以看看,但是最好去调研一下附近的企业真正入驻的,工作的,到底有多少?这些企业效益如何?

第二类是优质学区房。普通学区房的溢价已经几乎没有了,所以不值得入手,而优质学区房,依然还是有不少的潜在买家。什么是优质学区房,就是市区每个区排名前1-2名的中小学附近的房子,最好是整个上海市市级排名靠前的中小学附近,当然也要综合考虑一下房子、社区的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类是市区传统优质地段的新房或次新房,也就是地段较好,配套成熟,社区也比较成熟的,综合看一下容积率,绿化等因素,房龄不老的房子。

以上概念,如果叠加附近有2条以上地铁线经过,那肯定是作为重点考察对象,如果是二手房的话,可以在早上看看社区门口是不是有校车停留,有多少家长早上送娃上学的,晚上看看亮灯率有多高,再观察一下附近的商户是不是都比较活跃,是什么类别的商户,基本就可以判定这个社区的质量和自住率了,有了这些条件筛选,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合适的价格入手,至少你不容易亏钱,也方便出租。

好了,那么你对上海房产走向怎么看?我们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