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监狱是伴随着国家产生而诞生的,它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我国最早的监狱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把监狱称为“夏台”,商朝时称监狱为“圜土”或“囹圄”。到春秋时期,监狱已经出具规模,此后监狱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清朝灭亡之后,传统的监狱曾被大规模的取缔,完整保存下来的寥寥无几。

在山西平遥,有这样一座清朝监狱,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清朝监狱,它还一个名字,“平遥县署”或者说“平遥县衙”。县衙是我国古代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分天下36郡,并在郡下设立了县衙。此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县衙一直是地方的基层组织,而主持县衙的官员就是大家口中的“父母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座始建于元代的监狱,修建在城市中心,县衙坐北朝南,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中轴线上六进院落。整座监狱占地面积在清朝达到了最高峰,来到了26000米。

衙门的布局非常合理,在门外东有风水楼,南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仪门、牌坊、六部房、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建筑。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尚有土地祠、戏台、粮厅、督捕厅、牢狱等建筑,主从有序。平遥县衙的监狱分为轻狱和重狱,其中轻狱是仿照窑洞修建,而且有坑,牢房里有这样的条件,在当时是相当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重狱条件则要糟糕的多,没有窗户、没有炕,牢门一关可谓暗无天日。在平遥县衙门口的门柱上的对联让人很感慨,“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

该对联告诫百姓要邻里和睦,与人为善,不要争强好胜,不要轻易上公堂;官员要懂规矩,莫要意气用事,要审时度势,勤勉、清白、谨慎、与民做主。下面笔者给大家展示一些平遥县衙里监狱的刑具,很多女游客参观完后则毛骨悚然。

照片一、木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二、站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三、重刑犯人的脚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四、轻狱牢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