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权威组织和能源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高校智库等,围绕“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安全、能源转型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徐昕发表主旨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光伏是碳中和的关键路径。我们认为,化石燃料的作用不断下降、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电能占总能耗比例不断增加、低碳氢使用不断增长,是全球能源行业的4个主导趋势。从历史数据和对未来预测来看,全球减排压力不容小觑,这对节能减排提出了不小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光伏无疑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

回顾中国光伏发展历史,光伏发电成本下降显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是发展最快速、成效最明显的新能源。2021年以来各种可再生能源成本都在不断下降,其中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82%。目前,全球光伏行业已经由原先的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平价上网。

光伏发电实现平价,将给可再生能源制氢带来更多助力。现阶段,可再生能源制绿氢受限于光伏发电成本,在价格方面相较传统能源仍存在劣势。绿氢如果要成为发展重点,可再生能源本身的度电成本就必须继续下降。

二是异质结及异质结叠钙钛矿,是“双碳”时代终极技术方案之一。碳中和路径中,可再生能源快速扩张以及低碳氢不断增长,与光伏度电成本息息相关。而传统的光伏技术路线很难支撑起大规模光伏度电成本的低价,异质结技术凭借其超高的转换效率和超高发电量的特性,能够为环境带来更好的应用,而异质结和钙钛矿的叠层技术,可以极大地推动绿氢的平价生产。

我们认为,异质结的路线是平台级技术,现在可以用异质结做单节电池来形成竞争优势,而3—5年以后,可以通过异质结叠加钙钛矿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升级,从而转换为多节电池,达到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度电成本。

作为一家专注于做异质结硅片、电池及组件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企业,华晟现在已经具备了20吉瓦以上的异质结既有产能,去年单年出货量达到3吉瓦以上,均为全球第一。展望未来,我们还有非常多的技术储备,寻求不断推进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为碳达峰碳中和助力。

文丨本报记者 王林/整理

End

编辑丨杨晓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