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之战,是安史之乱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唐朝的作死,导致叛军攻破潼关,潼关一丢,唐朝都城长安势必守不住。

哥舒瀚率领20万大军出潼关与叛军崔乾佑部交战,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8000人逃回潼关,他为何不留几万人守潼关,非得倾巢而出攻打叛军呢?

《新唐书 列传第六十》:帝乃召见翰,拜太子先锋兵马元帅,以田良丘为军司马,萧昕为判官,王思礼、钳耳大福、李承光、高元荡、苏法鼎、管崇嗣为属将,火拔归仁、李武定、浑萼、契苾宁以本部隶麾下,凡河、陇、朔方、奴刺等十二部兵二十万守潼关。

哥舒瀚手中的20万大军包括河西、陇右、朔方、奴刺等十二部兵马合计20万人守潼关,这些军队也是唐朝四处拼凑的,指挥系统还比较乱。

由于哥舒瀚中风,不能管理具体事务,军中事务由田良丘、王思礼、李承光三人管理,三人互不统属,而且相互争权,导致军令不一,纪律松散。

哥舒瀚驻守潼关时,手下有20万军队,为何出关迎战叛军时,要把所有人马全部带出关,不留几万人镇守潼关?

哥舒瀚曾经是一员猛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原因是唐玄宗与杨国忠的逼迫。

叛军将领崔乾佑为了引诱哥舒瀚出关交战,以老弱病残引诱,并不断放出谣言,让唐军认为叛军很弱,哥舒瀚这样身经百战的将领当然不会相信,但是唐玄宗和杨国忠信了。

《新唐书 列传第六十》:而帝入国忠之言,使使者趣战,项背相望也。翰窘不知所出。

唐玄宗不断派使者催促哥舒瀚出战,一个使者接着一个,催得很急,让哥舒瀚全军出战,不留人守潼关很可能也是唐玄宗与杨国忠的主意。

哥舒瀚的军队中肯定有唐玄宗的监军使者,一般由宦官充当,哥舒瀚根本没有办法,只有按照唐玄宗的命令行事。

杨国忠与哥舒瀚是政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哥舒瀚在潼关留人了,监军使者肯定要上报唐玄宗。而封常清和高仙芝的死让哥舒瀚非常忌惮。

封常清和高仙芝是怎么死的?

就是监军宦官边令诚在唐玄宗面前诬陷封常清与高仙芝,说他们怯战后退,还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

唐玄宗大怒,直接命令边令诚在军队中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宦官之手。

唐朝自安史之乱开始,唐玄宗就已经不太信任手握兵权的将领了,尤其是胡人将领。

而且哥舒瀚的表现,确实又让唐玄宗怀疑。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不再相信领兵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哥舒瀚驻守潼关后,在王思礼的劝说下,诬陷户部尚书安思顺私通安䘵山,唐玄宗明知道安思顺是被诬陷的,还让人伪造证据,并赐死安思顺,安思顺家属全部被流放。

《新唐书·列传第六十》:或说翰曰:“禄山本以诛国忠故称兵,今若留卒三万守关,悉精锐度浐水诛君侧,此汉挫七国计也。”思礼亦劝翰。翰犹豫未发,谋颇露。国忠大骇,入见帝曰:“兵法,安不忘危。大兵在潼关而无后殿,万有一不利,京师危矣。”即募牧儿三千人,日夜训练,以剑南列将分统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使腹心杜乾运为帅。翰疑图己,表请乾运兵隶节下,因诡召乾运计事者,至军,即斩首枭牙门,并其军。国忠愈恐,谓其子曰:“吾无死所矣!”

有人劝说哥舒瀚对杨国忠动手,是这么说的:

安䘵山起兵的理由就是诛杀杨国忠,如果现在留3万人守潼关,率领全部精兵渡过浐水杀死杨国忠,这是汉朝挫败七国叛乱的办法。

注意这句话,正因为哥舒瀚手握20大军,所以他就能诬陷安思顺,还企图诛杀杨国忠,这人明确就让哥舒瀚留3万人守潼关,其他17万全部杀向长安。

杨思礼劝哥舒瀚杀杨国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思礼也劝哥舒瀚杀杨国忠,但哥舒瀚没有答应,大概率是因为没有把握,同时还担心唐玄宗的态度,真这么干了,哥舒瀚就跟安䘵山一样了。

哥舒瀚虽然没答应,但这事却泄露了,被杨国忠知道了,杨国忠为了自保,在征得唐玄宗的同意后,招募了一万三千人的军队,驻扎在灞上,还从四川征调将领来指挥这支军队,并让自己的心腹杜乾担任主将。

要知道杨国忠身兼剑南节度使,四川是杨国忠的大本营,杨国忠用自己的亲信将领来统兵,就是为了防止哥舒瀚发动兵变。

杨国忠这一行为直接让哥舒瀚起了疑心,哥舒瀚怀疑杨国忠要对付自己,于是一面请求唐玄宗将这支军队划归他指挥,另一面假意召杜乾运商量事件,把他骗到潼关来。

哥舒瀚与杨国忠内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乾运一到潼关,就被哥舒瀚斩首,并吞并了驻扎在灞上的军队,杨国忠得知后,非常害怕,对他的儿子说:我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杨国忠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一个劲地鼓惑唐玄宗让哥舒瀚率领全部军队出潼关作战,这是他唯一可以活命的希望,当然会不遗余力。

而唐玄宗则听从了杨国忠的话,不断派出使者催促哥舒瀚出战。

即使哥舒瀚想留下几万人守潼关,也是不可能的,这会让杨国忠不安心,因为有人劝哥舒瀚留3万人守潼关,率领其余军队诛杀杨国忠的谋划已经被泄露了。

前有唐玄宗的命令,后有监军宦官及使者不断地监督与催促,哥舒瀚不可能还留人守潼关,只能率领所有军队全部出关迎战

军队都有监军宦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某种意义上说,哥舒瀚是被唐玄宗和杨国忠逼着上战场的,而此时的哥舒瀚还是个中风病人,思维、能力各方面都不如一个正常人,唐军内部又是矛盾重重,将领之间不能和睦相处,再加上崔乾佑的计谋得逞,唐军轻视叛军。

各方面的原因综合之下,导致哥舒瀚被崔乾佑打得全军覆没,20万人只有8000多人活了下来,潼关也没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