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林雨秀 编辑丨杜海 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4100字)

【正经社“汽车淘汰赛”观察之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可能没有想到,它的技术发布会会成为吉利汽车的顺风车。

5月28日,比亚迪发布了它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宣称它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公里。

对此,第一个站出来表示不服的是吉利汽车。吉利汽车品牌中心总经理徐东卫和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先后通过社交媒体发文,分别对比亚迪公布的热效率全球第一和2.9L油耗提出了质疑,而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和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立即进行了回怼。

双方高管的舌战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吉利汽车借着批比亚迪的机会发布了自己的发动机技术,瞬间令外界记住了它的发动机热效率已经达到46.1%。

吉利汽车站出来硬杠比亚迪,既出乎意料又属情理之中:一则比亚迪第五代DM的首款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同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担当银河L系列是直接竞争对手,吉利不可能坐视比亚迪独美;

二则接近完成转型的吉利汽车已经立下宏誓,要夺回自主车企第一的宝座,而近两年市场销量和渗透率高速增长的混动汽车自然是必争之地,占据了现有混动汽车市场份额约50%的比亚迪自然就成为了要挑战的对象。

1

互怼发动机热效率

早在4月25日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比亚迪借着发布秦L DM-i和海豹06 DM-i两款新车的机会,就对外发布了关于第五代DM的基本信息。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同一届展会上亮相的混动技术还有上汽乘用车的DMH、上汽通用的PHEV、一汽丰田的纵置平台混动和梅赛德斯-AMG的63EPERFORMANCE。

但是,偏偏是一个月之后比亚迪的第五代DM招来了同行的“不服”,而表示不服的又偏偏是两个月前发誓要重返自主品牌第一的吉利汽车。

5月29日中午11时28分,即比亚迪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第五代DM,宣称46.06% 的发动机热效是世界第一的第二天,吉利汽车品牌中心总经理徐东卫通过微博发文称;“2023年吉利雷神发动机已获中汽中心权威认证,最高热效率46.1%!全球最高事实说了算。”同时贴出了中汽中心颁发的认证材料为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当天下午3时11分便通过微博发文回应称:“量产,量产,量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玩虚的,发布即量产,上市即交付!”

4个小时后,李云飞又发布了一条微博,公布了一张中汽中心颁发的产品认证证书,显示比亚迪发动机的最高有效热效率达到 46.5%,下面还附有一段文字:“像这种没量产的,更高热效率的,我们还有大把,只是不想说而已!”

而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当天下午3时发布的微博则指向了比亚迪宣传的亏电油耗。杨学良转发了一篇网名叫做“老和山老司机”质疑比亚迪第五代DM混动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2.9L的文章,点评说:“还是实在一点好。”

“老和山老司机“的文章称,比亚迪秦L宣传的油耗是基于NEDC工况测出的结果,而不是现在工信部测的WLTC油耗。前些年工信部因为NEDC循环油耗失真而遭到广泛批评,现在油车/插混普遍改用WLTC循环了。他认为,工信部公布的产品目录中给出的按照WLTC工况测出的每百公里亏电油耗3.98L是比较合理的。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随即公开回应称,NEDC(即欧洲续航测试标准)更符合一二线城市的道路情况,因此用“NEDC去评价油耗相对更科学,它是和老百姓更接近的一个工况”。

正经社分析师了解到,NEDC工况多数时间处于匀速行驶状况,即使出现加减速,加速度仍然为恒定值,“速度-时间”曲线十分规则,属于稳态工况的范畴。而WLTC(即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主要是基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五个地区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同时涉及到M1、M2、N1类车辆在不同道路类型及不同驾驶条件的大量数据而开发出的测试循环,因此它的驾驶循环更接近于实际驾驶工况。

2

吉利第一次转型遇阻

吉利汽车和比亚迪的口水战没有到此为止,但口水战背后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早已开始。

比亚迪2023年卖出了302万辆新车,2024年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销售目标。比亚迪方面3月28日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时称,2024年的销售量要比2023年增长20%。4月2日,比亚迪又宣布了它的王朝和海洋网2024年的内部销量目标:不包括海外市场,王朝网170万辆,海洋网160万辆,合计达330万台。

要完成上述目标,就需要两款月销量稳定超2万的产品。4月25日发布的两款新车秦L DM-i和海豹06 DM-i无疑被赋予了担起该任务的使命,比亚迪决定以它们作为第五代DM技术的首搭车型,而且进行高调宣传,不外乎就是要借着混动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东风扶两款车起飞。

而另一方面,吉利汽车则提出了一个夺回自主品牌第一宝座的目标,而押注的同样是混动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

从2017年到2021年,吉利汽车一直是自主品牌阵营的销量冠军,但是,2022年比亚迪借着纯电动汽车市场爆发式扩张的东风,卖出186万辆新车,超越吉利汽车的143万辆的成绩,一举夺得自主品牌第一的锦标。

2024年3月20日举行的2023年财报发布会上,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反思说,吉利汽车最近两年失去自主品牌第一宝座的核心原因是,整个吉利乘用车板块向新能源全面转化的速度和布局没能得到市场认可。

吉利汽车向新能源转型不算晚。刚刚收购陕西秦川汽车进入造车行业的比亚迪2004年首次参加北京车展,推出几款纯电动车和一款名为Hybrid-S的混合动力概念车的第二年,吉利汽车参加上海市工业博览会时就展示了一款基于单向离合器、镍氢电池组的轻混系统车型。

2006年,吉利汽车又另辟蹊径拿出了基于42V超级电容打造混动车型的技术成果。只不过,超级电容至今只有兰博基尼的Sián车型使用,而且没有形成规模。吉利汽车的尝试自然没能走通。

2015年,李书福决定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进度,提出了一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车销量占比90%以上,插混要达到65%,纯电动达到35%。彼时,“蔚小理”还只存在于PPT上,长城的电动品牌欧拉还要3年之后才问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色行动”发布第二年,吉利汽车推出了首款插混车型帝豪PHEV。该车型采用的CHS功率分流构型混动系统,是超级电容路线遇阻之后,吉利汽车又几经选择,于2012年开始开发的类似丰田THS功率分流构型的行星齿轮结构。虽然吉利汽车的CHS混动系统被认为是最接近丰田THS的混动系统之一,后续还发生了吉利汽车用1元钱买下丰田THS相关专利的事件,但是最后还是走向了失败,据说是因为高度精密的行星齿轮相关核心技术仍然被日本供应链企业掌握。

不过,此时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ePro混动平台进展得比较顺利。

“蓝色行动”确立的目标最终没能实现。2020年吉利汽车只卖出6.8万辆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只有5%左右,与90%的目标相差甚远。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90%的目标过于激进,与当时的市场结构不匹配。“蓝色行动”出台当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1%,即便到了2020年仍然只有5%。

二是资源配置太过分散。“蓝色行动”要求混动、插混、纯电3条路线同时进行,还要兼顾研发氢燃料和甲醇汽车。对于净利润不足百亿的吉利汽车来说,就相当于挨个儿抹黄油。

三是李书福忙着资本运作,牵扯了大量精力和资源。2017年至2021年,李书福先后参股宝腾汽车、路特斯、戴姆勒和全资收购沃尔沃汽车,还与戴姆勒合资成立smart智马达汽车品牌。与百度成立合资公司创立集度汽车品牌。

四是“油改电”的转型策略造成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不清晰。吉利汽车早期推出的帝豪EV、几何、枫叶等品牌,几乎全部采用的是油车改电车的策略,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以“油车换个壳再当电动车卖”。

3

银河担纲压力不轻

2021年10月,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九大龙湾行动”计划,开启了第二次转型。

所谓“九大龙湾行动”,就是到2025年要实现的9个目标:5年研发投入1500亿元,实现自动驾驶全栈自研,5年内推出25款以上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集团总销量达到365万辆,海外销量达到60万辆,碳排放总量减少25%,实现100%全场景数字化价值链,2025年EBIT超8%,3.5亿股份首批激励万名员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20日举行的2023年财报发布会上,桂生悦宣布吉利汽车已基本完成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的生态布局,有信心重回中国民族品牌第一。

吉利汽车2021年卖出新车132.8万辆,新能源车只卖出10.01万辆。5年内总销量要增加两倍,新能源车还要承担起上销量的任务,无疑需要爆款车型作为销量担当,而现有的几何A、几何C和帝豪EV,显然难以担此重任。

2023年2月、9月和2024年1月,吉利汽车陆续推出银河L7、银河L6和银河E8三款新能源车型。从定价和技术路线不难看出,以上三款车型是有明显针对性的:两款插混车型L7和L6分别是瞄准比亚迪的宋系列和秦PLUS的,而E8则是瞄准汉EV的。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吉利汽车选择10万元到20万元区间的插混车型作为销量担当,一方面是看准了混动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趋势。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插混汽车销量为151.8万辆,同比增长151.6%。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9月,插混汽车销量为168.7万辆,同比增长84.5%,虽然销量还不及纯电汽车的350.1万辆,但同比增速要明显高于纯电汽车的18.1%。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自身的技术积累考虑。

不过,要与比亚迪的竞品竞争,吉利银河必须要有自己的爆破点。比亚迪新推出的秦L DM-i和海豹06 DM-i搭载了第五代DM。吉利汽车虽有据称节油率可达40%的雷神智擎Hi·X,但没有应用于银河系列车型。

于是,吉利汽车选择了发动机热效率作为对外宣传的卖点之一。

2023年2月,即发布银河L7当月,吉利汽车发布的雷神电混引擎BHE15 Plus宣传海报中,就特别强调了该款发动机热效率为44.26%的优势。海报下方还特地标明“下一代雷神电混引擎热效率已突破46%,目前处于验证阶段”。

2024年4月,吉利汽车宣传雷神电混时对外宣称已经做到了46%的“全球最高热效率”,2000km+ 满油满电续航和极限亏电油耗2L。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比亚迪声称它的第五代DM系统的发动机热效率全球第一的时候,吉利汽车会立即站出来表示异议了。

发动机热效率是评定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直被汽车厂家所看重。简而言之,它就是发动机有效功率的热量与单位时间所消耗燃料的热量比值。计算公式是,以实际利用的热值除以燃料所含有的热值。比值越高,能量转化效率越高。具体表现为,相同油耗下,热效率高的发动机动力会更充沛;相同速度下,高热效率的发动机油耗更低。

3月24日举行的2024吉利汽车商业伙伴大会上,吉利汽车提出了“2024年要成为主流市场第一”和销量达190万辆,同比增长13%,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超66%的目标。

被赋予销量担当的银河系列,压力不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申请转载、对稿件有异议或投诉,欢迎联系微信号fxyay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