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介绍了哈里森·福尔曼镜头下,八路军缴获的非武器的装备,本篇介绍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武器。

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展示缴获的手枪。

日本虽然有制式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但是由于日本经济困难,所以军官的手枪得自己掏钱买。不仅是手枪,包括望远镜和指挥刀这些,都得日军军官自己掏腰包。而日本政府对于军官购买这些装备,只补贴60日元!

一把机械塑造的九五式军刀就需要36日元,一把南部十四式手枪则高达86日元。所以一个日本才从军校毕业的军官,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钱买装备。而一个少尉的月薪才70日元,日本年轻军官出国作战非常踊跃,背后大多都有债务压力的现实逼迫。

不过由于是自购,所以日本军方没有限定必须购买南部十四手枪,于是很多有钱的少爷军官们爱买性能更可靠的左轮手枪。

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的三八式栓动步枪,因为它弹仓处有一个防尘盖,而被我国军民戏称为三八大盖。这种步枪的精度很不错,在二战时还是非常实用的武器。

随着抗战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三八大盖便成了八路军主要装备的步枪。这种步枪在抗战胜利后随着日军投降,也大量装备了国军,是国军日械师装备的主要步枪。

由于当时日本的军工比中国严谨和先进,因此这种栓动步枪不但在当时的中国各个军队中装备量最大,也是品质最好的步枪。所以在抗美援朝时,这种步枪也被志愿军大量装备,后来随着志愿军全面换装苏械才被淘汰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老头给两名装备三八大盖的八路军士兵特写,八路军士兵显得非常健康精神焕发。

从他们的特写照片能看出这种三八大盖的一个缺点——太长了。三八步枪本身长度就带到了1.27m,加上刺刀后长度达到了1.66米。

三八大盖之所以会这么长,是因为日军本身缺乏汽车等装备,所以日军在世界流行便于摩托化运动的短步枪大潮下,依旧坚持近代以来的长步枪射击理念,追求单兵的射程。

三八大盖过长的缺点,在中国战场上反而让日本兵占有了一些优势。

一寸长一寸强,在拼刺刀时,赶世界短步枪大潮的国军中正步枪,由于比三八大盖短一截,使得国军拼刺时常常吃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老头镜头下一大群拿着三八大盖的八路军战士,能有这么多三八大盖显然不是游而不击就能办到的。而且这一组照片也揭示了,为何人民军队的战斗力那么强。

中共部队相对于国军一直有一个优势,这个优势常常被双方的装备差距所掩盖了。

现在说起国军,总有人在那玩悲情,强调国军吃不饱,可谁见过八路军战士吃不饱的呢?

中共部队对于每个士兵的粮食供应有严格的要求,每天一个八路军士兵的粮食供应量在1400克左右,这与重体力劳动者在没有油水的情况下,每天必须的粮食消耗量差不多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的部队扩充与能获得的粮食供应成正比,因此1941年遭遇日军大扫荡敌后根据地大幅缩水时,各个根据地随即便采取精兵简政。到1942年春夏之交时,八路军兵力从百团大战前的40万,一度下降到了20万以下。减少的兵员只有少部分是战斗损失,大部分是精兵简政裁掉了。

吃饱才有力气,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尽管民国政府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却没法让自己招募的士兵吃饱!不管国军装备如何精良,连饭都吃不饱的军队又哪有精神去打仗呢?

轻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机枪是八路军的中坚力量,面对拥有炮火优势的日军,八路军的重机枪很难发挥作用,于是便于移动的轻机枪成了八路军的主要压制火力。

不过,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确实不太好用,由于采用复杂的弹斗供弹,使得这种机枪不但射速慢还很容易出故障,而且这种机枪脚架太高,也使得机枪手很容易暴露位置。

觉得码字的文章还行,走过路过看过请赞个粉个转个。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