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用技术演绎了卷王的硬核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天,相信关注这款车的朋友都看了汽车博主@向北不断电 一场跨越西安至深圳的实测之旅,秦L在满油满电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达到了1977公里,综合油耗仅为3.37升/百公里,续航达成率高达98.85%。

虽然没有达到官方宣称的数值,但是考虑其全程贴着限速跑,还有恶劣天气的影响,这个数据已经可以说非常夸张了。尤其是在遭遇恶劣天气时,秦L DMi的续航里程并没有出现显著缩短,依然保持高效的能量利用率,稳定的油耗电耗最终实现了非常理想的实测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测试的秦L还是一款平民车型,起售价仅9.98万元。并且中国自主研发的这套插混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在油电同价下的超低油耗。

对于它的超低油耗,有网友还算了一笔账。这个网友称如果一年开1万公里,把燃油车换成秦L,一年可节省4000多元油费。

比亚迪秦L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证明了一条通向更高燃油效率的可行性,长久以来,让燃油发动机保持在最佳工作效率区间都是件难事,现在只需要十度电池和电机的组合,就能解决。

A 、B 级车市场一直都是合资车企的主力市场,而这次秦L的发布,无论是外观、内饰、座舱体验,还是续航表现,秦L都是在降维打击合资车型以及纯电的国内外车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样强的产品,我只想问三个问题

  • 马路三大妈以后要卖什么价
  • 15万以内的轿车市场会迎来怎样的巨变
  •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比亚迪,还有一种是什么?

第五代DM技术背后,既是一场花费几十亿的孤注一掷,也是对一个人的眼光和前瞻性的测试。结果很明显:世界最先进的插混技术在中国。

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五代DM技术,其实是长达20年的布局。

王传福从2001年开始研究新能源车技术,直到08年才出现了第一代DM技术的产品F3DM,这已经过去了7年。而从第一代DM技术到真正实现爆发式增长的第四代DM技术的2021年,又过去了13年。这20年里面前面7年是探索,后面13年是积累经验,然后一鸣惊人。王传福花了20年来验证自己的眼光是对的。这过程可不简单,没有充电桩,没有充电枪,没有技术标准,没有同行,硬生生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从成本转向设计和创新,在劳动力成本(也是居民福利)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的优势在扩大而非收窄。

曾分别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20%的德系和日系,风光似乎已大不如前。不论是初始定价,还是综合油耗电耗等使用成本,或者车机、智驾、智能座舱等驾乘体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完成对合资车企的全面超越。

现在,比亚迪正引领全球混动技术的发展,也恰好是攻略全球最好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普通用户而言,秦L为大家深刻诠释了什么样的汽车产品是好产品。

用料实在,宣传可靠,品牌有口皆碑,在我看来,尤为重要。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布及量产,所见即所得。能够让用户直接的感受到真实且强大的续航能力和第五代DM技术加持下行业量产最高热效率水准,这远比某些品牌甩出一纸报告的宣传更有力且更能打动人,在这个技术迅猛突破和接续发展的时代,让普罗大众共同感受中国制造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