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大会⬇️

K是疫情前创业做老板的,主要载体是天猫。疫情期间,之前的玩法都开始变化,周围老板们都在闷头搞抖音,他不想搞抖音,太挤了。想能不能走别的路。

这时候,妻子建议他做小红书。

很快,疫情结束。但是疫情后的市场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过的不错的品牌,恰恰是这些阴差阳错搞起全域的。

在去年(2023年),他的品牌在天猫上卖了700万,里面有500万的流量从小红书引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小红书官网截图

这是见实5月中旬的一次直播中,嘉宾曾子东分享的一个案例(你可以在见实视频号找到直播回放)。

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如何从公域引流到私域?怎么运营?怎么变现?都是私域运营中非常重要的课题。

公域平台有很多,每个平台的立场,风格,角度,用户都不一样。

众多公域平台中,小红书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活跃的社区生态,成为了品牌深耕细作的肥沃土地。

这里,每一次内容的分享,每一条笔记的撰写,都可能引发用户心中的波澜,转化为品牌忠实的追随者。

那么小红书都这么牛了?如何在这片充满潜力的领域中,精准引流、高效运营并成功变现,成为摆在每一位品牌运营者面前的课题。

即针对小红书,我们怎么引流,怎么运营,怎么变现。

这也是见实5月中旬的直播主题,我们请到了4位一线运营人员,分别是利讯集团私域运营负责人曾子东、荣电集团市场部的刘保红、知定堂副总裁钱晟轶,以及一位来自某知名互联网大厂的渠道总监逸谨。

深入地探讨了关于小红书的打法,不同环节,不同行业,如何更好地利用小红书,在小红书上“红”起来。我们将嘉宾的讨论整理成更精细的实录分享给你,希望对你的品牌在小红书玩法上有所启发,如下,Enjoy:

01

小红书更适合打造爆款

在小红书的世界里,引流不仅是吸引用户眼球的技巧,更是一门科学。小红书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平台,以其低创作门槛和算法驱动的内容分发机制,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形成了一个高度活跃的社区。

平台的瀑布流布局和个性化推荐,让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内容得以充分展现,与公众号时代的KOL主导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用户在这里分享真实的生活体验和产品使用感受,形成了一种以真实性和生活化为特点的内容生态,这种“种草文化”通过用户口碑传播,极大地增强了品牌的影响力和产品的吸引力。

对于这点,逸谨这样认为:“这非常有利于那些在创作者生态中无法成为KOL的大多数人。”

有类似观点的是钱晟轶:“小红书官方一直在推广‘种草学‘,这是小红书的一个概念。我们认为这是小红书与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之处。正如逸瑾老师所说,小红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其真实性和生活感。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发现表现好的品牌或笔记在内容创作上与抖音有所不同。它们不是经过刻意包装或商业化加工的,而是真实的。在这个点上,我们需要传递真实的信息,分享真实的生活。”

然而,和低门槛创作完全不相称的是,小红书用户的高质量。

小红书的高质量用户群体,不仅数量庞大,购买力也不容小觑,为推广高价值产品提供了理想的土壤。

品牌可以利用小红书超越传统销售渠道,构建深度的用户联系和品牌价值传递。此外,小红书的群聊功能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提升了用户粘性,并通过社群营销促进了用户购买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小红书的流量不仅在平台内发挥作用,还能外溢至其他电商平台,带动更广泛的销售增长。这表明小红书的营销活动具有强大的外溢效应,能够为品牌带来更全面的市场影响力。

在内容策略上,高质量的内容、创意表达和用户互动是吸引流量和促进转化的关键,品牌需要精心策划内容和互动策略,以实现在小红书上的成功运营。

随着小红书不断推出新功能和工具,品牌有望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更多的增长机会和市场竞争力。

在嘉宾们的讨论中,也统一提到一个观点:认为小红书适合做爆款。

“在我看来,小红书非常适合打造爆款产品。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我们发现单品的火爆可以带动整个品类的发展,进而影响其他平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单品带动品类’的策略。”刘保红如此讲到。

02

小红书上怎么变现?

在小红书这一充满活力的社交平台上,嘉宾们分享的变现经验呈现出一系列共通的策略和方法:

内容的高质量和真实性是连接用户、建立信任的基石。嘉宾们普遍认为,无论是通过KOC还是KOL,内容必须贴近用户生活,真实可信,才能引发共鸣,促进用户参与。

私域流量的引导是变现策略中的另一大共性。品牌通过小红书平台吸引用户关注后,会进一步将他们引导至微信社群或其他电商平台,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用户互动和长期关系维护。

这种跨平台联动不仅拓宽了品牌的触角,也为用户带来了更连贯的购物体验。

钱晟轶在直播间是这么讲的:“因为小红书用户在被种草后,对于高客单价产品通常需要后续的持续经营,无论是在小红书的私域还是在其他平台的私域,都需要有持续的交互。

此外,数据分析在变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嘉宾们强调了对用户行为、搜索趋势和流量转化的持续监测与分析,以便不断优化内容策略和营销活动,提高投资回报率(ROI)。

用户互动和社群运营是提升用户活跃度和购买转化率的关键。通过小红书的群聊功能,品牌能够与用户进行更直接的沟通,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正如见实很久以前提到的观点“私域从CEO工程变成CEO长期工程”。长期主义的策略在这里也被提倡,品牌在小红书上的成功运营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还有呢?

核心还是:与KOL和KOC的合作是品牌变现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KOC因其与普通消费者更为接近的身份,能够创造出更贴近生活、真实可信的内容。

在细分市场或特定兴趣领域内,KOC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品牌可以精准地选择合作伙伴,实现目标市场的深入渗透。

与此同时,KOL的权威性和广泛影响力使他们成为提升品牌形象、扩大知名度的关键。品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阶段性合作策略,平衡KOC的亲和力和KOL的权威性,以实现最佳的市场推广效果。

品牌在选择KOL和KOC时,会依据数据分析,综合考量他们的粉丝基础、互动率和内容质量等因素。这种数据驱动的选择方法有助于确保合作的有效性,同时分散依赖单一意见领袖的风险。通过与多个KOL和KOC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品牌能够持续稳定地获得高质量的用户反馈和市场洞察。

曾子东也分享了他们是如何使用KOC在小红书上运营的:

在账号初期阶段,我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在测试期,我们会通过KOC迅速铺量,发布一些产品测评或种草内容,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埋一些产品关键词,完成舆情基建,并跑出一些爆文模型。 在这个阶段,我们建议的预算分配是90%的KOC和10%的腰部KOL,预算大约为20%。

进入中期阶段,我们会根据前期测试的结果适当增加预算,并增加一些垂直领域的评测背书,同时少量增加头部KOC的测试,并进行一些报文推广,这时的预算建议为40%左右。

到了后期,也就是下半年,我们主要关注转化,尤其是为了双11做准备,我们会将预算分配调整为40%的KOC和30%的头部KOL,预算建议为35%左右。”

03

小红书运营的坑

在小红书的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无效动作和常见陷阱。

逸谨认为较为核心的难点在于:缺乏持续运营。

由于一些品牌未能长期投入,导致运营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效果。另外,运营团队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关键人员的变动,可能会对账号内容的风格和策略造成不一致,进而影响粉丝的忠诚度和账号的长期发展。

“我认为,如果没有下定决心,没有准备好至少花一两个月的时间来测试内容和爆款,就不要轻易地说小红书看起来很简单,只是开个号的事情。这样很容易掉进坑里。”这是逸谨的建议。

“我认为小红书的规划要非常明确。品牌方运营人员一定要稳定。如果不稳定,对账号的运营内容影响很大。”刘保红补充道。

对小红书的定位认知不清晰也是非常大的坑。

“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品牌,可能更现实一些,把小红书完全当成一个电商平台。他们可能会问,今天我投500万,能不能帮我做到一比二的回报?”

钱晟轶建议现阶段企业还是要以种草为主,本质上,小红书仍旧是一个需要长期运营的平台。

曾子东则有不同的角度:“如果启动小红书,定位应以种草和成交为主,至于品牌板块,同行的建议是不用太侧重,而是看整个大盘。”

对于小红书的玩法,你怎么看?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想要避免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PS:欢迎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参加见实7月份将举办的。见实还安排了非常多走进品牌的私域游学和主题私享会,欢迎购买见实会员和我们一起与私域高手们面对面。扫码添加见实,了解细节:

我们还有每周的热点话题直播,邀请诸多运营实战老手一起线上讨论近期热点话题,可直接预约走起!同时,如果有想要听到的话题与想交流的内容,也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进行互动!

↘私域服务对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