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于谦后代的命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尽管朱祁镇(即明英宗朱祁镇)在夺门之变后重新登基,但他对于谦的处置并未导致于谦家族被完全“赶尽杀绝”,而是留有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谦,这位被后世尊为大明英雄的男子,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朱祁镇在太监的怂恿下,亲自率兵出征蒙古瓦剌,却在土木堡遭遇大败,不仅使大明国力大损,自己也沦为了“瓦剌的俘虏”。在这国难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他力排众议,拥立朱祁钰为新君,并亲自领军抵御蒙古大军的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于谦的冲锋并未能一举击溃瓦剌大军,但他的英勇行为却像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北京城上,使得瓦剌军队无法攻破。最终,随着大明勤王大军的到来,瓦剌军队恐惧被包围,选择了撤军,并将朱祁镇释放。可以说,正是于谦的临危不惧和英勇善战,才使得大明王朝避免了提前走向衰落的命运。

可当朱祁镇在1457年发起夺门之变重登帝位后,他对于谦的处置却显得冷酷无情。他不顾于谦在保卫大明江山中的巨大贡献,以“造反之罪”将其诛杀。在古代中国,被冠以“造反”罪名的人往往会遭受株连九族的严厉惩罚,

朱祁镇虽以不公的罪名处决了于谦,但他在对于谦家人的处理上却未下狠手。这或许是出于内心的愧疚,使得于谦的后代在明朝得以相对善终。

于谦的子女记载中,有一子一女。儿子名为于冕,女儿则是于璚英。于璚英在兵部主事吴宁的介绍下,嫁给了锦衣卫千户朱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于谦被朱祁镇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后,尽管儿子和女儿的家庭并未遭受直接的连坐砍头之祸,但他们仍然受到了株连的惩罚。原本于冕已经获得了世袭副千户的军职,但却因此被降级为龙门卫的守边军士。直到明宪宗即位,于谦得以昭雪,于冕才被调回京城,入兵部担任员外郎,这是他父亲于谦曾任尚书的部门,最后他在正三品的应天府尹位置上退休。

遗憾的是于冕并没有儿子,这意味着于谦一脉的男性传承在此中断。但幸运的是,于冕收养了族子于允忠为后,使得于谦名义上有了传代。于允忠也享受了于谦的荣光,他获得了世袭杭州卫副千户的职位,这是明朝各千户所下设的二人职位之一,为从五品。

关于于谦女儿的情况,朱骥作为于谦的女婿,曾一度因于谦的遭遇而受牵连,从锦衣卫千户被贬至威远卫戍边。然而,随着明宪宗为于谦昭雪,朱骥的官位也得以恢复,并从此开启了他的官运亨通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骥从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路升迁,最终升至正二品的都指挥使,这标志着在明朝成化中期与后期,他掌控着整个锦衣卫系统。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能力,也彰显了于谦家族在朝中的地位。

明宪宗即位后,不仅为于谦复官赐祭,还赐予他“忠肃”的谥号。同时,于谦的儿子和女婿也相继回京复职,并在不久后都位居高位要职。特别是朱骥,他掌握明朝最大杀器之一的锦衣卫数年,成为了朝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