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老子出关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在之后漫长的千余年时光里,无数贤人勇士身体力行,以一生的光阴为之做出鲜明印证。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道德经》第67章的主旨所在。在胸怀、气度以及境界方面,能够与之相辉映的,或许只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因为这句话,范仲淹在历史长河中留给我们的背影显得那样鲜明而真切。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本章在《道藏·道德真经》中的标题是“三宝章第六十七”,阐释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重要作用。

基本释义

  •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人们都说道太大了,好像没有什么物体可以用来比拟和形容它。正因为道大,所以才不可比拟。如果有物体可以用来比拟和形容大道的话,道就十分渺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道先天地而生,它化生滋养万物,是其大无外的存在,说它大如天地,可是在天地之外仍然绵绵若存。它不可见,不可听,无形无象,不可捉摸,难以形容。

正因为如此,《道德经》中对大道的描述始终难以具象,只能用“惟恍惟惚、窈兮冥兮”这样微妙的词语来形容。即使对于能够体现大道的人,也只能说“强为之容”,勉强可以用言语形容一下。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道有三个重要的品质,就像可以应用自如的法宝,经常应用于天地自然万物之间,从来不曾错失:第一是慈,第二是俭,第三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因为对万物慈爱,所以勇于保护它们;因为节制,所以能够使其发展壮大;因为不敢为天下先,所以才是万物之长。

如果舍弃慈爱只追求勇敢,舍弃节制却图谋发展,凡事都争先恐后,那只会走向穷途末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道之慈,不偏不倚,公平对待,在它的庇护之下,再柔嫩的事物都不会受到伤害,再强壮的物体也不会肆意逞强作乱,万事万物是一派和谐共生、繁荣发展的景象。

大道之俭,在于节制,戒除奢靡,凡事不过分,自然而然,雍容有度。

不敢为天下先,谦下处世,柔弱不争,和上一章“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前后呼应,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