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江湖,变天了。

当下,主播行业的容错率越来越低,一些头部的主播为了避免说错话或者出现其他不当的行为,他们主动或者被动的选择减少直播频次,以降低曝光,来避免可能出现的冲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辛巴和小杨哥。

头部主播处境,反映了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小杨哥旗下的公司,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转型,选择其他的方向开始突围。

对于直播行业来说,流量是一切的基础,而头部主播则是其中的关键。

近日,东方甄选再度登上了热搜。

原因是网友发现,东方甄选直播间风格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321,上链接”的吆喝声中,东方甄选的直播方式,逐渐背离了俞敏洪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直播的方式,俞敏洪曾说过,自己看不起网络直播中那些“买买买”的嚎叫噪音,他心中的直播应该是心平气和地对产品进行讲解并且传播知识……

然而,时隔半年时间,画风突变的东方甄选直播间,就打了俞敏洪的脸。

而俞敏洪也罕见的表达出了“退”意。

在做客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的直播间时,当张文中提及“学习直播带货经验”时,俞敏洪直接表示,“东方甄选现在做得乱七八糟,没有任何向你提建议的本领”。

俞敏洪称,“过去一年里,在网络上被谩骂、指责甚至被侮辱的次数是我100辈子总量都不止。”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自己目前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以后准备远离生意场,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去游山玩水,不想没命的奋斗,也不想纠缠到纷争中。

随后,#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话题再度登上热搜。

俞敏洪的评论很快就把东方甄选推向风口浪尖,6月7日凌晨1时,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发布公开信,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道歉。

俞敏洪称自己此前在直播间说的“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只是和朋友之间谦虚的表达,是自己习惯的表达,他曾不止在一个场合说过类似的话。他表示,“尽管东方甄选的今天是不完美的,但这种不完美,恰恰是我们的激励和动力,也是走向更好发展的起点。”

俞敏洪还称,要为这样不严谨的表达道歉,此外,人生最大愿望是超越纷争、悠游世界的话,他在20年前就说过,但不意味着自己对东方甄选和新东方的经营不再负责任。30年新东方的历史,证明新东方在任何一个关键节点都是有担当的企业,对得起客户、股东和投资者,也对得起员工和管理者,会为信任支持我们的所有人负责到底。

而此前,罗永浩也曾表示,俞敏洪不可能退休。

很显然,作为国内最大教育集团的创始人,俞敏洪此前显然并未充分理解主播对直播公司的意义,也没充分认识到流量这把双刃剑带来的杀伤力。

经过两三年时间,直播对于俞敏洪而言,是一次转型的尝试。作为成功转型的代表,他成功的给所有企业家上了一课,也加速了企业家IP化的浪潮。但是这堂课俞敏洪本身的并未交出一个高分答案,因为他并未意识到流量以及头部主播的真正含义。

当下,董宇辉的“与辉同行”已经用业绩教学会了俞敏洪,什么叫头部主播;而市场也教会了他,没有了流量加持,直播企业将寸步难行。

股价已暴跌超过79%

如果从最高位算起,东方甄选的股价已跌去了79%,市值蒸发超过了62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75亿元。

从股价表现来看,东方甄选股价加速下跌阶段一共有两个阶段,分别是2023年年初至5月中旬、2023年8月至今。造成东方甄选股价大幅下跌的原因,除了估值逻辑的变化,还有就是未来预期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在股价高位时,东方甄选前CEO 孙东旭、CFO尹强两人先后减持将近500万股,高位套现接近2.8亿港元。

从当下东方甄选股价表现来看,两人的减持,不可谓不精准。

侃见财经认为,二人之所以选择高位减持,无非就是对直播带货前景以及公司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且孙东旭此前就曾表示,“这种特别热的火爆是很难持续 ,因为人都有审美疲劳。所以就是稳健地发展,我相信会回落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状态。”

从目前小杨哥、李佳琦、辛巴等头部主播的直播状态来看,似乎直播行业正在进入下行周期,而孙东旭此前的判断,也并无的放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此前东方甄选披露的业绩显示,2024财年中期总营收27.95亿元,同比增长34.4%;净利润2.49亿元,同比下滑57.4%。

业绩的“增收不增利”,显然也是市场看空的原因之一。此外,主播带货频发的质量问题也是市场担忧的重要原因,因为头部主播对于公司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但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投行似乎并不十分“悲观”。

花旗银行认为,2024财年第三财季包括增加促销活动等的战略调整,使短期利润率受压,但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基础,促进了长期增长,而与辉同行的分拆影响极小,公司自营商品交易总额增长强劲。另外,管理层将“小作文事件”危机转化为机遇,吸引了增量用户,扩大了自营产品。上述数点加上非抖音渠道的增长,反映了东方甄选成功的多元化战略。该行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6港元。

花旗银行还表示,仍然看好东方甄选,认为目前的调整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多元化和营运调整旨在使公司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高盛在研报中也表示,东方甄选最差情况已过,预计2024财年第四财季,经营毛利率可望改善至7%。但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基于东方甄选盈利率压力增加,将其投资评级下调至“中性”,将其目标价,由21.5港元降至18.4港元。

董宇辉的“价值”

自2024年1月9日,与辉同行正式开播以来,东方甄选与与辉同行就开始了截然相反的走势。

与辉同行粉丝量以及销售额节节攀升不同的是,东方甄选半年以来粉丝量与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有媒体统计,今年前三个月,与辉同行的销售额分别为8.89亿元、4.50亿元、6.26亿元;而东方甄选则仅为5.57亿、2.28亿元、2.86亿元。粉丝量方面,与辉同行粉丝数据突破了1900万,而东方甄选则掉粉超110万,粉丝稳定在3000万上方。

有分析表示,“小作文”风波之后,东方甄选一直在寻找“东方甄选”和“与辉同行”两个账号之间的平衡,但从近半年的动作来看,东方甄选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侃见财经认为,从小作文”风波之后,“与辉同行”从零到一的表现,证明了董宇辉的价值,也说明了此前俞敏洪判断的失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东方甄选还是与辉同行最终的业绩也都会体现在东方甄选财报当中。

他们的此消彼长,对于公司的发展而言,并非一件好事。

另外,董宇辉个人能力过强,对于东方甄选来讲,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俞敏洪曾在直播中透露,该账号产生的收入计入东方甄选,但如果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账号归属权将归董宇辉。

从俞敏洪上述表态以及宇辉通行目前表现来看,董宇辉个人价值越大,对于东方甄选而言,不确定性就越大。

侃见财经认为,东方甄选并非一家MCN公司,也并非一家教培公司,在公司的定位当上首先就不明确;其次,东方甄选以及俞敏洪也没有认识到董宇辉真正的价值,按照市场同类型公司来看,董宇辉的个人IP价值至少在100亿元以上,但是很显然,东方甄选的管理层并未给予相应的价值体现;最后,董宇辉作为一个大IP,尽管俞敏洪给予了不错的待遇,但是依然不符合他能创造的价值,未来随着他对行业认知的加深,未来也不排除出走的可能。

假如董宇辉出走,那么东方甄选该如何自处,谁又能接替董宇辉都是俞敏洪解决不了的难题,因此,俞敏洪最近的表态,我们也能捕捉到他的“无奈”。

但是站在生意的角度,俞敏洪也只是说说而已,就像罗永浩说的那样,他不可能会退休。只是董宇辉给他上的这堂“课”,他已经开始消化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