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见财经

侃见财经

网易号

关注
4.5万粉丝
2关注
2582被推荐
IP属地:广东

全景网新媒体总监

6枚勋章

看见不一样的财经!

  • 爆赚8700亿!日本首富孙正义,再度“封神”

    20小时前
    261跟贴
    图片
  • 对于苹果和OpenAI公司合作,马斯克相当不满。
    他发文称,“苹果不够聪明,无法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但却能够确保OpenAI保护你们的安全和隐私,这显然是荒谬的!” 他还表示,“如果苹果与OpenAI合作,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ChatGPT,我将禁止那些携带苹果设备的人来访。” 侃见财经认为,尽管苹果已经开始在AI领域进行投入,但是并未给市场带来更多震撼。按照苹果官方的说法,其明年将会推出多AI功能。但由于以上功能需要A17 Pro芯片支持,用户必须要购买iPhone 15 Pro以上级别产品,才可以使用。 开发者大会之后,苹果经过短暂的下跌,然后大涨,市值突破新高,盘中甚至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之王”,截至收盘,苹果市值仍高达3.27万亿美元。由此可见,巴菲特对苹果也出现了判断失误。 他“卖飞”了苹果。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对于减持苹果,巴菲特也曾作出过解释。
    他称,减持苹果是由于投资获得了可观收益之后的税收原因,而不是基于对该股的长期判断。与此同时,巴菲特还强调,苹果是一项比较好的业务,除非出现一些特别重大的事情。 侃见财经认为,巴菲特的说法显然有点站不住脚,因为伯克希尔的防御性已经十分明显了,且从其增持西方石油,买入保险公司股票动作来看,其防守可能不是短期的计划。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尔一季度账面现金达到了1890亿美元,预计今年二季度末,该公司的现金储备将会突破2000亿美元。 从巴菲特对于苹果持仓的态度可以清晰的看到,苹果股票将不会再被认为是“避险”资产。实际上,当下从苹果的布局就能感受到,苹果自新能源汽车开始,其布局总是慢半拍,尤其是关键的AI领域。 此前,苹果公司曾宣布进军人工智能领域,其应用程序和操作平台上将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功能,并与OpenAI公司合作,将ChatGPT技术引入苹果设备,用户将可以通过数字助理Siri访问OpenAI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 6月11日,在苹果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CEO库克表示,“我们希望产品强大、易用、符合直觉、能和现有的产品集成、个人化。” 按照苹果公司的说法,“ChatGPT集成”功能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在其iPhone、iPad和Mac电脑的操作系统当中。而用户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同Siri交流,遇到困难问题时,比如用户询问某道复杂菜式的做法时,Siri会提示是否需要唤起ChatGPT,并由后者详细作答。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的开发者大会,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就在前排。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挤牙膏式的创新,将苹果逼入“墙角”。
    细心的网友可能发现,今年的618,苹果的产品比往年的优惠力度更大,而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对苹果的新品越来越“脱敏”。 消费者对苹果产品消费的疲软,直接体现在财报上,2024年中报,苹果营收同比下滑了0.78%,净利润也仅增长了6.27%。 除了业绩的疲软,股价方面,苹果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市值先是被老“对手”微软超越,后来更是被英伟达超越。 面对苹果的表现,巴菲特也变得愈发谨慎。 根据近期伯克希尔提供的13F报告显示,伯克希尔一季度减持1.16亿股苹果股票,按照平均价格计算,巴菲特一季度套现超过了200亿美元。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四季度伯克希尔就已经减持了约1000万股苹果股票。 尽管目前,苹果仍然是伯克希尔第一大重仓股,但是其持仓占比已经从约50%下降至40%左右,且根据巴菲特一贯的作风,未来大概率还会减持苹果。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天天开心圈
  • 实际上,宁德时代想要成功开拓美国市场,并不容易。
    首先是竞争非常激烈。而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必定不会只有宁德时代一家动力电池巨头在关注和布局。 据媒体报道,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的合资公司共同建立的三座电池工厂中,两座已经成功投产,并且这一合作项目还得到了美国能源部2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与此同时,LG新能源的业务拓展蓝图还包括了与本田及Stellantis在美国本土进一步合资建厂的计划,对比不难发现,LG新能源在美国的待遇要比宁德时代好得多。 除了LG新能源之外,三星SDI此前宣布与Stellantis携手合作,共同深耕电池制造;而另一电池产业巨头日本松下,不仅持续与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巩固其电池生产业务的领先地位,还披露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预计到2025年,日本松下将在堪萨斯州增设一家全新的电池工厂,进一步稳固其在美国乃至全球电池生产网络中的地位。 如果想要成功开拓美国市场,宁德时代需要和LG新能源、日本松下等巨头竞争,难度其实并不亚于国内市场。 其次是地缘政治带来的不确定性。一直以来,汽车产业都被誉为“工业上的明珠”,各个国家都想要将汽车行业的主动权握在手中,美国更加不例外。所以,对于宁德时代即便是采取了技术授权的模式,但依旧不断“设卡”。 据虎嗅的分析,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本以赶超中国为目标确立的发展战略。美国通过对中国企业设置障碍并释放消极信号,以达到强行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解绑”的目的。如今的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已远超企业间竞争的范畴,而是受到国家行为体介入的影响。未来围绕电动汽车的角逐将是大国间竞争的重要体现,已成为行业共识。
  • 据财报显示,2022年,宁德时代的境外收入为769.2亿,收入占比为23.41%。
    而到了2023年,宁德时代的境外收入骤然提升至1310亿,同比增长70.3%;收入占比则提升至32.67%,和2022年相比提升了10.26%。在境外收入大幅提升的助力下,2023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4009亿,同比增长22.91%;实现净利润307.3亿,同比增长43.58%。很显然,在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放缓的情况下,海外市场已经成为宁德时代新的“增长引擎”。 除了境外收入高速增长之外,宁德时代的海外版图也是“多面开花”。 据媒体统计,宁德时代在海外已建成及筹备、在建的工厂总数已达8个,并在去年底联系部分材料供应商出海建厂,其中包含德国工厂、印尼工厂、西班牙工厂、美国工厂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还是美国工厂,具体为与福特合作的美国密歇根工厂以及与特斯拉合作的美国内华达工厂。 为什么美国市场如此重要? 毕竟美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而且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据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9.2万辆,临近百万大关,同比增长近52%,其中,美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只有6.9%,远低于中国的27.6%;到了2023年,美国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5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提升至17%,从过去两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当下美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爆发的前夜”。 为了能够成功进军美国市场,宁德时代也做出了诸多努力。 去年2月,宁德时代与福特达成合作,共同建设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在这一次合作中,宁德时代采取了技术授权模式,由宁德时代采用许可、授权和服务的方式,帮助主机厂乃至电池厂商快速建成电池工厂,工厂资本开支则全部由另一厂商承担,宁德时代不再合作工厂占有股份,而是收取专利授权费和服务费。 实际上,这也是宁德时代的一次妥协。据媒体报道,此前宁德时代计划在墨西哥或加拿大自建电池工厂,以服务美国车企客户。但此后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宁德时代不得不调整了进入美国市场的策略——从赴美建厂改为技术授权模式。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美国市场,宁德时代是一定要进的。”
    公开场合中,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已经不止一次表现出进入美国市场的决心。 不过,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宁德时代想要成功注定困难重重。此前,宁德时代同福特的合作,就遭到了百般阻挠,宁德时代不得已将原定的建厂计划改为技术授权。 端午假期前夕,宁德时代又遭遇了“背刺”。据媒体报道,为遏制我们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近期他们又开始做起了“小动作”,美要求禁止从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六家中国电池企业采购电池。 受到利空消息的影响,宁德时代股价出现了下跌。 截至6月12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报收185.6元/股,最近三个交易日股价下跌9.37%,市值缩水844亿。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超跌明显!疫苗行业的“地狱模式”,该结束了

    1天前
    图片
  • 一季度净赚74.88亿,美团下一站,出海

    2024-06-14
    5跟贴
    图片
    03:53
  • 飞天单日跌近200元!贵州茅台,股价已年内新低

    2024-06-14
    33跟贴
    图片
  • 跌320亿!福建超级富豪,突然出事!

    2024-06-14
    22跟贴
    图片
  • 疫苗行业一直以来,拥有壁垒高,研发时间长,成功率低的特征。因而,国内疫苗企业在商业化进程上,几乎都会选择全球畅销的大单品进行国产化。
    尽管国产化的路线的确定性最大,但越来越多的国产疫苗企业争相入局,也很快让这些大单品变得无利可图。有些走大单品路线模式进度比较慢的疫苗企业,甚至产品还没面世,行业就已经被卷的毫无利润可言。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研发资金不仅会被大量浪费,而且也会造成疫苗企业困境越来越明显。 所以,国产疫苗企业要想突围,就必须在前沿方向进行创新。而mRNA技术正好提供了新思路。 除此之外,Moderna下一个重磅产品mRNA-4157也即将面世。资料显示,mRNA-4157是一款由 Moderna 和默沙东联合开发的个性化癌症疫苗。该疫苗利用mRNA技术,根据患者肿瘤的独特突变特征,设计并合成个性化的mRNA分子,并将其注射入患者体内,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据悉,该款产品有望成全球为首款上市的mRNA肿瘤疫苗。在中位随访期34.9个月中,mRNA-4157与Keytruda联合治疗相比于单用Keytruda,使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降低62%。 由此可见,未来随着mRNA技术的广泛应用,国产疫苗企业与国外差距将会越来越小,而RSV mRNA疫苗的获批,已经为国内疫苗企业打开了新的方向。 从当下的市场环境判断,国产疫苗企业很显然已经跌出了合理范畴,国产疫苗企业也必须加快大单品模式的整合,企业之间相同的管线也可以进行并购重组,以求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mRNA研发方面。 侃见财经认为,尽管国产疫苗企业与国际疫苗巨头存在代差,但是当下mRNA等新技术已经给国内疫苗企业提供了弯道追赶的机会,国产疫苗企业也必须停止在大单品国产化上的内卷,未来才能突围并且全球化。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疫苗行业的寒冬,深深的影响着每一家A股疫苗企业。
    在疯狂的内卷之下,价格战几乎蚕食了每一家A股疫苗企业的利润,就连代理默沙东大单品九价HPV疫苗的智飞生物也没能逃离业绩下滑的命运。 在预期不足的影响下,今年一季度,A股大部分疫苗企业均交出了近两年以来最差的成绩单,行业的困境裹挟着企业,难以突围。 由于业绩大幅下滑,企业未来预期悲观,导致了企业股价跌幅巨大,不少明星企业的跌幅都超过了80%,且毫无反弹,以至于大部分投资者都对该板块也丧失了信心。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之间存在着较长的时间的技术代差,因此国产疫苗本质上缺乏实质性的创新。且几大国产单品疫苗,普遍比欧美晚五至十年时间。以HPV疫苗为例,2006年默沙东四价HPV疫苗面世,次年GSK二价HPV疫苗也相继投入使用。直至目前,这两家公司在HPV疫苗行业依旧处于全球领头羊地位。 而国产HPV疫苗,直到2019年才获批上市,而且还只是二价的HPV疫苗,其代差相差了是十三年。不仅如此,万泰二价HPV疫苗获批上市之后,其暴利并未持续多久,沃森的二价疫苗也紧跟着上市了。 在两家企业的疯狂价格战之下,二价HPV疫苗,几乎无利润可言。 值得注意的是,默沙东的九价HPV疫苗的关键专利将在2025年到期,更为悲催的是,国内据统计的已有19款HPV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有10款为九价及以上的高价次疫苗正在研发。根据时间线多家疫苗企业的九价HPV疫苗将在2026年前后上市,这就意味着,九价HPV疫苗市场届时将会成为一片红海,产业链上的每一家国产HPV疫苗企业数年的研发与投入,大概率会“灰飞烟灭”。 面对这种同质化的竞争,目前国产疫苗企业几乎难以破局。康希诺首席科学官朱涛曾表示,监管层面应该鼓励某种疫苗的前几家创新企业加快研发,对于仿制疫苗则不应该给予太多资源。同时,需要给包括疫苗在内的创新产品以足够的回报,解决了支付问题,企业才有动力在创新方面投入更多。 当然,要想解决同质化竞争问题,企业之间的无休止的内卷显然会将国内疫苗行业推入深渊,而加快企业同质化的兼并,则是迫在眉睫的解决方法之一。 此外,加快新领域的研发,跟随国际疫苗巨头辉瑞、阿斯利康、GSK、默沙东、Moderna等最新的研究方向,也不失为另外一种解决之道。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6月6日至7日,伯克希尔再度加仓西方石油,约增持256.55万股,共耗资约1.53亿美元。截至目前,伯克希尔共持有2.5亿股西方石油股份,持仓市值约150亿美元。
    巴菲特曾表示,看好西方石油公司在美国拥有的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产,以及它在碳捕集方面的领先地位。当然,在我们看来,巴菲特买入西方石油以及雪佛龙本质上是因为对当下美股市场的担忧。 自去年年初的开始,美科技股的表现,着实让市场兴奋,尤其是英伟达的市值连续超越谷歌、亚马逊、苹果等互联网巨头,坐上了美股市值第二把交椅。但侧面也说明了,美股的风险正在积累,参考新能源风口上的特斯拉,英伟达尽管未来空间巨大,但是短期股价已经出现透支的嫌疑,假如英伟达开始调整,那么对美股科技板块的影响则是巨大的。 综上,巴菲特的持仓变化已经释放了非常明显的防守信号。预计二季度末,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将上升至2000亿美元。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2019年末,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股市再度陷入到了动荡期。而苹果的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巴菲特的眼光。
    进入2023年之后,苹果股价相较于其他科技公司而言,表现并不算好。此外,由于产品销量开始出现下滑,苹果业绩增速也开始降低,在这种背景下,巴菲特在2023年四季度开始减仓苹果,抛售数量大约1000万股。 今年一季度,伯克希尔继续大幅减仓苹果,根据其提交的13F表格显示,一季度,伯克希尔累计减持苹果股票达1.16亿股,持仓占比从50%大幅下降至40%附近,持仓数量较上季度大幅下降12.83%。以第一季度的平均股价计算,其减持总市值超过了200亿美元。 在此前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表示,减持苹果公司股票,是基于投资获得可观收益后的税收原因,而不是基于对该股的长期判断。 侃见财经认为,巴菲特大幅减仓苹果增厚公司现金流,已经释放了一种信号。我们预计,未来巴菲特很有可能将继续减持苹果,减少其在伯克希尔总体持仓中的占比。 另外,从巴菲特的动作来看,伯克希尔的防守动作已经十分明显了。根据数据显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伯克希尔大举建仓买入安达保险,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伯克希尔已累计购入近2600万股安达保险,累计持股价值约67亿美元。 据悉,安达保险已经成为伯克希尔第九大持仓股,除了增持保险,巴菲特对于能源股也是钟爱有加,尤其是西方石油。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买自己看的懂的公司,是巴菲特投资成功的秘诀。
    通过巴菲特的持仓,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巴菲特的持仓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银行以及保险领域。 即使偶尔出现调仓,也大多集中在上述领域。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巴菲特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也将这句话践行到了极致。 纵观整个美股,实际上近十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并不是所谓的消费以及能源股,而是医疗、互联网等科技企业。而巴菲特也曾表示,相当看好亚马逊,也为错过亚马逊而懊恼,但是他始终都没有买进亚马逊的股票,反而在相对高位买入了苹果。 2016年,苹果业绩出现拐点,当时华尔街大部分观点都认为,苹果将要走上下坡路,但巴菲特却选择逆流而上,建仓苹果。此后的几年时间,巴菲特忽略外界声音,一直加仓苹果,直至其成为伯克希尔第一大重仓股。 2018年,全球经济进入动荡期,美股的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甚至罕见的出现了数次熔断,由于苹果在此次波动中表现良好,因而帮伯克希尔对冲了因为其他持仓股下跌而面临的业绩亏损的风险。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 董宇辉给俞敏洪,上了一“课”

    2024-06-13
    3跟贴
    图片
    04:00
  • “出海”计划遇阻,宁德时代继续突围

    2024-06-13
    2跟贴
    图片
  • 历史新高!苹果“突围”,巴菲特也卖飞

    2024-06-13
    7跟贴
    图片
  • 也许是意识到了外界对于美团“出海”的关注热度。王兴随即表示,“我们目前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可分享。我们还没有确定,还在筹备阶段”。
    根据虎嗅相关报道显示,美团境外业务在利雅得目前已经开放了9个招聘岗位。而在国内招聘网站上,美团也在寻找对沙特熟悉、精通阿拉伯语的专家。且目前在美团内部,出海已经升级为“一把手工程”。 当然,美团面临除了出海拓展市场,也并非高枕无忧。其还面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对美团本地生活的冲击。有报告显示,2023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总交易额增长256%,门店共覆盖370+城市;另外根据媒体报道,抖音一季度生活服务销售额破千亿,较去年同期增速高达100%以上。 由此可见,美团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压力也并不小。 侃见财经认为,美团短时间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地位,基本不会动摇,但是长期来看,美团业务被蚕食也是无可避免的,因而美团必须加快出海,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以求稳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当然除了稳固基本盘,美团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正如王兴所说,作为行业增长的受益者,美团将继续坚定履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积极引领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相信未来各业务之间将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持续为所有行业参与方创造更大价值。 #乘风计划,动态激励#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