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历史小说《问道无常之降妖伏魔手》第二卷:大宗师

第三十三章 滨都宫成

前文链接: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一个不再是当年懵懂的少年,一个不再是憨厚的店铺伙计,经过三十多年的分别之后,邱大壮和邱处机兄弟二人灯下长谈,还是像以前那样亲近、默契,丝毫没有隔阂的感觉。

邱处机讲起青年时代跟随师父学道、修行的往事,邱大壮觉得内心深处一次又一次地被触动了。

这些都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也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现在听了之后,他把每一句话都细细地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不由轻轻地一拍桌子,说道:“不错,就是这个理儿!”显然对王重阳当年给徒弟的教导十分认同。

接下来,这位一身富贵之气的玉器店掌柜居然露出一脸神往的表情:“弟啊,这么好的师父,我怎么就没有遇到呢!”

说完这话,邱大壮不由扭过头来又仔细看看邱处机,略显羞赧地一笑:“我知道了,因为你一直都这么聪明,当年又那么有眼光,所以才找到了一位这么高明的师父!可不像我,当年我也是听你说起过那些功夫的对不对?可惜我还是太笨了,当时什么都没有领悟到,一点儿都没练成!”

邱处机笑了笑,说道:“哥,人的命运各自不同。你虽然没有出家修行的根基,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在红尘中的福分呢?出家清净,在家和美,哪一样不是此生乐事?只是两种福气不可同享,我们做人总还是要知足才对呀!”

“对,你说得很对!”邱大壮听了,不由抚掌大笑起来,“我可从来都没想到过这些!还是那句话,还是你够聪明,所以才能够悟透这么些道理!这些道理,我就算是想上个一年半载的可也想不出来!现在看,你就算出家也一定能够有所成就!你说吧,你现在还需要什么,尽管跟哥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邱大壮这么说,邱处机又觉得不好再提刚才的话题,就只是两只眼睛不停地上下打量着房屋。他的意图十分明显,邱大壮一看就懂了,意识到弟弟始终还是最看重这件事。

意识到这一点,邱大壮就觉得有些为难,低头想了片刻,觉得把房屋给邱处机他倒是一点儿都不心疼;可是要改建成道观,那可就有点舍不得了:建成道观的话,那这房子还能算自己家的吗?

邱大壮虽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可是突然就把一整套院落舍出去,却是怎么想怎么都是满心舍不得。

一时,屋子里是长久的沉默。

两个人坐在堂屋里,并不太强烈的灯光好像把两个人的身影包围在了一个小小的光团里面。在这光团之外,却是越来越浓的黑暗。

邱大壮看着眼前浓重的黑影,觉得十分为难,思想半天还是下不了决心,过了好长时间才缓缓问道:“哥儿,你为什么那么想把这里改建成道观呢?就你自己住又有什么不好的?你自己住在这里,还不是你想怎么修行就怎么修行,你放心,我是不会太多管束你的!”

看着哥哥的表情,邱处机心里何尝不清楚他的不舍:这里真要建成了道观,这院落、房屋、一草一木可就都不再姓邱了,而是成为公有,那肯定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

自己一向四海为家,从来没有什么个人财产的概念,可是哥哥这么多年以来,每天奔波忙碌,无非是为家人谋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已。这一所院落的建成,也不知道他要用多长时间、需要卖掉多少玉器才能攒够费用。别说他只是一介玉商,就算是比他更有钱的又有几个人能舍得呢?

“如果是道观,那有很多想要修行可是却无处可去的人就可以来住。如果是住家,别人来住着心里要么心存感激,而一旦心存这种感激心理,又怎么能够安心修行呢?更有的人甚至干脆就不好意思来了。”邱处机说道,看哥哥仍然是一副不大在乎的样子,不由继续说了下去:“假如当初咱们家附近有这样一座道观的话,我兴许就不会跑那么远去寻师问道了。”

这最后一句话显然打动了邱大壮,他本来就一直心疼邱处机的少年离家,更始终为此自责不已。

“还会有人像你一样,在那么小的时候就想修道吗?”他疑惑地问道,自己那么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回事。

“有的人天生就是要修道的,如果不修他们的人生注定将十分坎坷。”邱处机的目光投向一片漆黑的院落,缓缓说道:“当然这也要有人去点醒,去说透。”

听邱处机这样说,邱大壮不由轻轻点了点头:“你知道我是一直都很心疼你的,如果有像你当年一样的小孩子也想出家修道,我想那自然是能帮就帮。要不,你就把这儿改成道观吧!”

虽然说得还有几分犹豫,可是毕竟也是下了决心。

“多谢哥哥!”听了邱大壮这句话,邱处机连忙站起身来深施一礼。

尹志平等弟子见此情景,也都纷纷上前向邱大壮施礼道谢,一时邱大壮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嘿嘿,这原本就是我举手之劳,应该的,应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春节之后,天气稍微暖和一些,邱处机就带着弟子们动工,准备先稍加改造,把现有的三间堂屋改造成主殿。

定制神像、设计修整格局、加饰风格,很快,滨都里邱家要改建成道观的消息就传了出去,吸引了不少人前来看新鲜。

齐鲁之地一向道风颇盛,所以当地百姓知道要修建宫观之后,前来观看之余就有不少人慷慨解囊,解决了邱处机师徒的后顾之忧。

不知不觉就到了阳春三月,这时候主殿已经初具规模,旁边的厢房也建了起来,道观已经有了大概的样子。师徒几人看着面貌一新的道观,都十分高兴。

田老汉一直跟着忙前忙后,这时候见道观建成了,他在一旁也是喜滋滋地看着,看了片刻之后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就问道:“邱道长,我听说人家道观都有观名,那咱这个叫什么呀?”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把自己当作了道观的一份子,更听从邱处机的意见不再叫他作“少东家”,而是改称“邱道长”。

“就叫滨都宫吧。”邱处机说道。

终南山重阳祖庵借师父的名号,是作弟子的为了纪念师父,这座道观他却不愿意显露自己名号,想着一座道观的建成首先应该泽被乡里,有益周边百姓的教化,所以不妨以地方为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嗯,滨都宫好,”田老汉捻着胡须笑道:“这滨都里方圆几十里,这可是第一座宫观!没想到我老汉到了这把年纪还有这样的福气,能够有听经论道的机会,实在是难得呀!只是不知道到了我这般年纪才谈修行,还能不能有成仙了道的机会?”

田老汉这么说的时候,带着些自嘲的口气,可是却又带着些期盼,实在是也有希望修道有成的意思在里面。

邱处机一听就明白了田老汉的意思,不由笑道:“田伯,别说您从现在开始修行还有机会,就是年纪再大一些机会也还是有的!”

“真的?你可别骗我老头子!”田老汉认真地说道。

“哈哈,我怎么会骗您呢,我可是亲眼见过这样的人呢!”邱处机说得十分肯定。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来向艾山的方向望去。

这里距离艾山有几十公里的距离,虽然只能看到一些苍茫的景色,可是那个地方在他心里却始终是一种极温暖的色调,永远都不会忘记。

初识师父,和美玉王的深夜奇遇,都是在艾山里,此时想起来,那一幕幕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美玉王的前半生何其壮丽辉煌,可是谁能想到晚年景象却是那样凄凉!在那种情况下遇到自己之后,不管他是真心修道也好,还是只是为了陪自己、鼓励自己也好,总之他是一直都在按照道家的方法修行。

美玉王临终之时,看他那安然而逝的样子,师父曾经说过他是已然得道了。以美玉王七十岁的高龄都能够修行有得,现在田伯也不过刚刚六十岁,看身体也还不错,这时候开始修行比当年美玉王要早了十几年,又何愁修道不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处机这样一想,就把美玉王的故事对田老汉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听完故事,田老汉显出十分向往的神情:“这么聪明慧达的老头子,倒是为我做了个好样子!可惜我现在却不能和他认识了!邱道长,那以后我老田也要向你学习修道了,我年纪大了,也不太聪明,你可得耐心些教我!”

邱处机听了,爽快地笑着答应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夏天。

这一天,邱处机为闻名而来的十几位信众讲经完毕,正站在院子里为大家解答学习中的疑惑。

夕阳刚刚坠落到山边,微风渐起,暑热消退,凉风吹拂过来浓郁的树木青草气息。

众人谈兴正浓,突然听到院子外面有人说话:“师父您看,这里也有一座道观,我们正好可以挂单!”

“好,进去看看!”一个浑厚的声音回答。

邱处机听着那个浑厚的声音十分熟悉,心里不由一动。

(未完待续,欢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