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又双叒想跑了!

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李嘉诚已经通过三次“降价大甩卖”套现上百亿港元,跑得比谁都快。

黄竹坑站港岛南岸的“Blue Coast”楼盘,7折开售;

新界西北地区洪水桥的住宅项目“#LYOS”,分层大楼单位约折价25%,花园复式户最高约折价32%;

位于沙田半山传统豪宅地段的全新住宅项目「名日·九肚山El Futuro」,降价幅度竟然也达到了23%-32%……

今年2月28日,香港财政司宣布“全面撤辣”。即日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为期14年的香港楼市“辣招”,退出历史舞台。

这就相当于全面解除限购,因为,香港主要是依靠税收来调控楼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网络

一旦楼市过热,就增加各种印花税的征收比例,提高成本,给楼市降温,相当于一种变相“限购”。

这种税收调节的严厉程度,甚至比限购还厉害。

以总价800万港元的房子计算,“全辣期”内地人去香港买房,需要缴纳税费高达240万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呢?足足减少了216万港元,几乎相当于免首付!

于是,撤辣第一个月,香港楼市迅速升温。

据美联物业监测数据,3月香港一手房成交按月升逾14倍至4200宗,创下了1998年后单月新高;十大二手屋苑交投按月升约2.6倍至359宗。

也是那段时间,内地买家疯狂涌入香港扫货,售楼处大排长龙的消息层出不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人一套一套买,内地人几套几套买。那段时间连中介老板都吐槽说:“我们不是卖房,而是卖西饼,一卖就是卖半打啦。”

香港楼市,似乎又疯狂起来了。

然而!

美梦仅仅持续了一个月。就在全面撤辣的第二个月,政策效果迅速减退。

据美联物业统计,4月香港一手市场录得1816宗成交,环比3月降低56.18%,来了个大跳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4月份10大指标屋苑交投共录得约170宗,较3月约359宗的高位减少约52.6%,但较2月份约101宗仍有约7成的升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能够保持4月份的市场热度,倒也不算太差。但就在此时,李嘉诚又一次扮演了“预言家”。

众所周知,每当嗅到市场有一丝丝不妙的气息,李超人总是第一个降价跑路的。

比如,去年他7折甩卖旗下的亲海駅II项目后,没过两个月,香港楼市成交量就开始下滑,价格也跟着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撤辣第三个月,市场温度已经逼近政策前。

据香港《信报》消息,5月最后一个周末,香港新房销售跌至三个月低点,一手市场仅录得60宗成交。相比撤辣后周末成交一度冲上502宗,缩水得只剩个零头。

反映香港二手楼市表现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43.78点,比上周又跌了0.15%,正在逼近“撤辣”前的143.02点低位。

中原地产预测,CCL在6月份可能会跌穿140点。

香港楼市,又被打回原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取消限购”级别的大招,内地开发商恨不得连夜取消折扣,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李嘉诚不一样,来了个降价三连。让人不得不佩服:

姜还是老的辣。

可惜香港没有“限跌令”,无法阻止李超人的砸盘行为。

至于内地一线城市,至今仍然不肯“脱光”,恐怕也是不想像香港这样,而是保留一定的余地,避免大起大落。

事实上,很多香港人已经看开了,不再继续留在港岛“卷”,而是选择“北上买房”,享受生活。

一方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珠三角和香港的“时空距离”越来越近,融合越来越深。普通香港人,可能会越来越厌倦“天价房贷”,投入大湾区的怀抱。

毕竟,大湾区内地的9个城市,真的不缺房子。

以前“10个人里有7个都是炒房的”,如今北上购房目的变成了:养老、移居、度假……饱受高房价困扰的香港人,竟然在内地实现了“房住不炒”。

一个时代,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