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仁/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前,记者接到去吉林辽源市采访的任务,辽源是中国纺织行业在吉林省唯一的业产业集群。提起辽源祙业,记者脑海立马浮现出董文喜的形象,他是中国针织工业的功勋人物。因近十年没有联系,记者通过东北祙业园黄霞,联络到了董文喜。打通电话,便迫不及待见面,80多岁的董文喜精神矍铄。

年过花甲,点燃星星之火

至今,在辽源市,董文喜为地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一直是业内外的话题。董文喜出生于1942年,祖辈闯关东留在辽源,昔日的辽源以轻纺工业为主,被称为东北“小上海”。董文喜是辽源市第一批到上海学习织袜技术的学员,他天生睿智,很快走上车间主任的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原有的生产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大势,效益大幅滑坡,当车间主任的董文喜,突然间也成为了下岗工人。被下岗之后,他家的生活无着落。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万般无奈之下,他靠着自己的手艺,开始创业,他回望当初创业的形象:“一个老头子,一群小孩子,租个澡堂子,一起织袜子”。

创业的艰难很快就过去了,紧接着迎来了企业的春天。当时是短缺经济,短缺经济产品供不应求,他抓住机会,竞标得到了军队袜子订单。军队的袜子特定的原料和样式由对方来提供,他只要加工就行了。从此就开启了企业飞速发展的大门。后来,他兼并了他工作大半辈子的辽源市第二针织厂。企业最红火的时候,拥有500多台织袜机,近千名工人,年产值近亿元。

董文喜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那个时候,政府由于辽源煤矿资源枯竭,也在为下岗职工找出路。“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有着大胸怀的董文喜带领大家织袜子,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慢慢地成为当地很有名气的企业之一,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当时,辽源大大小小的袜厂有十几家,龙头企业发展的趋势,让身处欠发达地区的领导看到希望。因势利导,董文喜陪政府有关部门到浙江大唐镇考察,一年往返5次,通过交流和对接,辽源市决定建袜业工业园。2007年在,在辽源城外一片荒芜的土地上,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政府将厂房租赁给中小企业和大学生创业,董文喜也告别租的澡堂,自己购买土地,在工业园附近建了大约2万平方米的厂房,自此,天马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老马暮年,事业心不减

在董文喜的悉心培育之下,曾经辉煌一时的天马祙业拥有着多达 500 余名职工。他就宛如那令人敬仰的黄埔军校一般,成功地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创业者与大学生。而他的侄子卞春荣,便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已然步入不惑之年的企业家,当我们看到他时,他正在东北祙业园 B 楼五层,专心致志地为一家新建的企业调试设备。这家配备了 600 台智能一体化袜机的新厂的厂主,恰是董文喜的大女儿。卞春荣每回见到董文喜,那难以抑制的感激之情便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他总会满含深情地说:“若没有我姑父,断然不会有我的今日。”回想 2007 年时,年仅 17 岁的他踏入天马祙业,起初是从事维修工的工作。在维修岗位上辛勤劳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心怀对未来的憧憬找到姑父,表达了自己想要更换工种、投身销售领域的强烈愿望。凭借着对工作的满腔热忱以及对袜业独特而深刻的理解,投身销售工作的卞春荣可谓是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随着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当他如同羽翼渐丰的鸟儿般,具备了独自翱翔的实力,选择单飞似乎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于是,他果敢地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百纳袜业有限公司,其袜子的销售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000 多万双。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带动其他袜厂进行带料加工。在他的热情鼓动之下,董文喜的女儿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跃跃欲试,最终才有了我们如今所见的这一幕。董文喜看着女儿工厂里那一排排的机器,仿佛是整齐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他慈爱地抚摸着这些机器,满是感慨地说道:“从最初的织机到小电脑,再到大电脑,直至如今的智能一体机,这袜机的发展变化实在是太大了。青年一代真是有幸赶上了如此美好的时代啊!”

在这个过程中,董文喜犹如一位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智慧,为卞春荣这样的年轻人精心浇灌,助力他们茁壮成长。他不仅给予了卞春荣职业上的指引,更培养了他的进取精神与坚韧品格。在董文喜的影响下,卞春荣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在袜业领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个人成长与成功的佳话,更是一种激励与传承,激励着更多的后来者勇敢地追逐梦想,传承着那份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在董文喜这样的伯乐的引领下,更多如同卞春荣般优秀的千里马脱颖而出,共同推动东北袜业园的蓬勃发展。

急流勇退,活出通透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袜业事业是无限的。2014 年,73岁的董文喜将企业交给了家人,他自己则转而去做义务咨询指导。虽然不再处于舞台中央,但他对袜业行业的那份娴熟和热爱却从未减少。他始终时刻关注着行业的发展动态,仿佛那是他心中永远割舍不下的牵挂。

令人欣喜的是,就在这一年,他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针织工业功勋人物。这份荣誉是对他多年来在袜业领域辛勤耕耘与卓越贡献的高度认可,也让他的人生增添了一份格外耀眼的光彩。

董文喜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通透,他在该拼搏的时候全力以赴,在该放手的时候毫不留恋,他深知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使命与意义,他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退一步,去欣赏和享受另一种风景,这种豁达与睿智,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董文喜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谛,去追求那份属于自己的通透与从容,临别望着他的背影,记者不禁攥了攥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