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就做“宝宝要多睡觉,睡觉张脑子”。

这句话说得确实有道理,只有睡眠充足了才能保证宝宝的生长发育,才能给宝宝的大脑发育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睡得越长就越好吗

宝宝睡得越长就越好吗

既然睡觉张脑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宝宝多睡觉,尽量睡长点?

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

首先,每个宝宝一天的睡眠总时长是有定数的,合理分布于白天和黑夜,是符合他自己的生长发育需求的。

宝宝睡够了,自然就会醒了,他不会像我们成人一样醒了继续迷瞪一会儿,这也不算是有效睡眠。
在宝宝睡眠总时长足够的情况下,一些让宝宝多睡一会儿的操作,不过是延长了某一觉的长度而已,不大可能增加睡眠总时长,比如:

◆白天睡觉的时候把房间内窗帘拉的很严实,光线设置的非常暗,让宝宝有种错觉,越睡越长。
◆奶睡的宝宝被过度喂养,宝宝被喂奶就想睡觉,于是,吃了睡,睡了吃。◆大人过度哄睡,如果大人总是想让宝宝多睡,睡长一些,可能会频繁的哄睡,抱着摇着,造成宝宝睡太多。
这一觉多睡了,下一觉就会少睡,白天睡太多,晚上就少睡,睡眠规律就会被打乱。
某一个小觉睡得太长,又会挤占掉宝宝的活动时间,宝宝可能因为活动的数量不足或质量不高,而反过来影响睡眠。

睡眠、运动、饮食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循环。

睡眠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睡得越长越好,每个宝宝都有符合自己月龄的睡眠总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宝应该睡多久

宝宝应该睡多久

宝宝睡多久、睡多长是由宝宝的睡眠需求决定的,不同月龄段的宝宝,睡眠需求是不一样的。

《婴幼儿国际睡眠总量和睡眠标准》给我们了一个大致的数据范围:

0-6周的宝宝:睡眠总时长为15-18h

6周-8个月的宝宝:睡眠总时长为14-15h
9-12个月的宝宝:睡眠总时长为14h
13-24个月的宝宝:睡眠总时长为13-14h
24-36个月的宝宝:睡眠总时长为12-14h
这是一个参考值范围,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宝宝的睡眠总时长少于最低值,或者高于最高值,那是不是就不合理了呢?
当然不是,有的宝宝就是天生少觉,精力充沛。
我儿子3岁以后就不睡午觉,晚上八点入睡,早上七点醒来,睡眠总时长是11个小时,是低于上述标准的,但身高体重生长曲线的走势是正常的。

所以11个小时就不算问题。

判断宝宝是否睡够了,睡好了,要综合各项指标来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睡好了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睡好了

宝宝是否睡好了,睡够了,不能单看睡眠总时长,还要综合以下个指标来判断:
1. 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指标

宝宝睡好了,才有精力玩好,运动好,产生消耗,从而吃好,形成一个良性的生长循环。
相反,总是睡不好的宝宝,情绪状态不好,吃着奶就睡着了,还没睡够又饿醒了。最终陷入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的混乱状态,身高体重头围这三个发育指标很可能出现问题。

2. 通过宝宝情绪状态来判断

宝宝睡起来时的情绪状态最能直观的能够反应出宝宝是否睡好了,睡足了:

◆如果宝宝醒来以后哭闹,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或者是无精打采的样子,那么有可能宝宝的睡眠质量不好。

◆如果宝宝睡起来是开心的,平稳的,情绪非常好,能量充沛,注意力集中,能和大人积极的互动,说明宝宝睡好了。

3、是否形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当宝宝的吃玩睡循环能良性运转起来,就会形成很规律的作息习惯,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睡几乎都是卡着点精准推进的。

作息规律的宝宝,基本上睡得都是又好又充足,带养人也会非常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宝宝的睡得好不好,够不够,不是我们成人的主观判断,而是一个看数据、客观观察的结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