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6月3日表示,2023年年中以来推高气温、带来极端天气的厄尔尼诺现象已显现消退迹象,会使气温“变凉”的拉尼娜现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尽管厄尔尼诺现象即将结束,但受温室气体影响,地球仍将持续变暖。

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近日在北京全球化智库(CCG)演讲时表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重威胁,当今世界需要中国这样拥有巨大绿色产能的国家提供更多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论”完全出于政治动机。如果真的有什么问题存在,那就是新能源产品短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端气候的威胁“常态化”

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正越来越真切地逼近每个普通人。今年北半球入夏以来,严重的热浪侵袭多国。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说法,本次厄尔尼诺现象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5次厄尔尼诺现象之一。尽管受到2020年至2023年初连年拉尼娜现象的“冷却”影响,过去9年仍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对本报记者表示,过去偶尔出现的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近些年已逐渐“常态化”,很大程度上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即碳排放造成气候突变。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传统燃油车需要被电动汽车替代。2023年,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议会共同作出决定,从2035年起禁止新注册柴油和汽油发动机汽车。

“长期来看,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有着巨大需求。产能是否过剩是一个经济学领域的专业用语,要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急剧变化。”刘英说。

  全球市场很容易消纳中国产能

近一段时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等高官不断公开炒作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罗奇坦言,在气候变化正剧烈甚至疯狂地威胁世界的当下,绿色能源产品不存在“产能过剩”。“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新能源产品短缺。中国正在为世界提供巨大的服务和利益,生产低成本、清洁的新能源产品,世界迫切需要这些产品来避免气候变化的破坏。”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对本报记者表示,谈论“产能过剩”的前提在于产能相对于什么是过剩的,是本国的需求还是世界的需求。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各国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强项,以超出本国需求的强项产能给全世界提供服务。西方一些人故意混淆了有关概念。

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而2023年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120.3万辆,仅为全球需求的十分之一左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说,中国新能源产品的价格相对低廉,使一些国家担心对他们国内的新能源产业造成冲击。但实际上,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较慢,“自己不发展,还觉得别人跑得太快。”林伯强说,如果把中国的新能源产能放在全球市场来看,“产能过剩”是毫无道理的,以当前全球市场的需求量可以很容易地消纳中国的产能,关键在于他们“不想买”。

  “产能过剩”是政治化概念

“美国现在炒作的‘产能过剩’,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刘英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有关耶伦的细节:4月访华结束前在北京举办的记者会上,耶伦被多位记者问到“产能过剩”问题,她一直皱着眉头,不太情愿地作答。在刘英看来,耶伦作为经济学家,显然也很清楚“产能过剩”是个政治化概念,意在对中国产品进行打压。

前不久,美国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的加征关税。罗奇说,在全球迫切需要推动能源转型的时刻,拜登政府进一步对华加征关税,是一个“潜在的历史性错误”,是在错误时间发生的错误的事。

他指出,“产能过剩论”纯粹出于政治动机,是为了遏制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尽管各国都有国家安全方面的诉求,但当前对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莫过于破坏全球气候稳定。因此,如果认真对待国家安全问题,或从整个地球角度出发,需要允许那些具备优势的国家为世界提供所需的支持,并对此表示欣赏。

亚洲影响力创新资本创始人、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刘扬声说,在能源转型的革命性进程中,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大规模投入、认真地应对。经过近些年的持续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在规模、物流和整个供应链方面的建设,已使中国具备了全球新能源产业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西方国家无法和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竞争,所以只能以“产能过剩”为借口,实施反倾销调查、加征关税等各种莫名其妙的手段来进行打压。

(受访者刘英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本文转自6月5日《北京日报》。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