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在“丁刚看世界”微信公众号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如果我们客观审视欧洲政治的历史和现实,就会发现这种变天的看法是片面和夸大其词的。欧洲政坛不会因为一次大选就改弦更张,法国也不会。现发布如下:

在6月9日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法德意等几个大国的极右翼政党表现强势,所占席位明显增加。

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在法国的得票率仅为14.9%,位居第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了31.7%的选票,成为得票率最高的政党。

法国总统马克龙于6月9日晚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计划在6月30日和7月7日举行新的国民议会选举的两轮投票。

这一政治变动被一些中外媒体及评论人士称为“变天”和“巨震”。

欧洲政治真的出现了巨大变动吗?

如果我们客观审视欧洲政治的历史和现实,就会发现这种变天的看法是片面和夸大其词的。欧洲政坛不会因为一次大选就改弦更张,法国也不会。

欧洲政治本来就是分成左中右的。极右翼政党在欧洲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欧洲政治版图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法国国民阵线、奥地利自由党等极右翼政党就开始崛起。进入 21 世纪,这股势力进一步壮大,在欧洲议会和多国议会选举中屡屡取得好成绩。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欧洲的政治基本盘,也不是带有根本性的、颠覆性的变化。

欧洲一体化的列车仍会前行,不过会有更多颠簸,靠站停车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有时会让人看不清前面的轨道伸向哪里;北约仍然是欧洲各国必须依重的军事和安全支柱;欧洲未来的全球战略仍然会坚持其基本的文明精神。

那么,极右翼和右翼占上风会有什么变化?

1. 移民政策:极右翼政党通常主张严格限制移民,加强边境管控,减少难民接收数,并采取更强硬的遣返非法移民措施。

2. 国家身份认同:强调本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性,可能限制少数族裔文化表达,推行同化政策。更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和美国人进入了亨廷顿所称的一个美国人急需认识“我们是谁”的时代,有极强的相似性。

3. 经济政策:在全球化与贸易方面持保守立场,强调保护本国企业和就业,可能提高关税,限制自由贸易。福利政策将更多向本国公民倾斜。法国极右翼政党领导人勒庞表示,将通过实行“明智的保护主义”让法国企业受益,推行更高的进口税,引导政府从法国本土公司进行公共采购。因此,未来欧洲对华经贸政策会更趋保守,会更注重工会的要求。

4. 安全政策:国内加强执法力度,扩大警力编制和权力。增加军费开支。以安全为由加强在投资、AI等领域的监管和规则设置。

5. 社会议题:在堕胎、LGBT权益、女性地位等议题上,极右翼立场通常较为保守,相关法律和政策可能向传统方向回归。

这当中最主要的是反移民。据估计,目前欧洲穆斯林人口约为2500万至3000万之间,占欧洲总人口的4%至5%。而美国穆斯林人口只有约为350万至7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1%至2.1%。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福山就欧洲移民增加警告过欧洲人:欧州的麻烦会比美国更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和社会思潮的保守化,移民问题已经成为欧洲主要国家每次选举的最重要议题,甚至超过了经济。而在这背后是一种强烈的保守主义和反全球化倾向。

欧洲一体化是一个渐进演化的过程,不可能毫无波折,但也不会轻易逆转。尽管面临种种挑战,但维护统一大市场、应对气候变化、捍卫人权民主等,仍是欧盟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

极右翼政党会对欧洲一体化带来挑战,但这主要是它们会强调各自国家的利益。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利益交织,完全退出或解体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和政治风险,各国不太可能冒这个险。

即使极右翼政党真的上台执政,他们也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推翻欧洲的既有政治规则和体制框架。组建政府需要联合其他政党,推行政策需要议会多数支持,这都对极右翼形成了制衡。同时,主流政党和精英阶层仍然占据欧洲政坛的主导地位,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

在对外关系上,欧洲仍将坚定支持北约,维系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在对俄制裁、支持乌克兰等问题上展现出团结一致的立场。欧洲深知,北约是其安全的基石,美国是其难以替代的盟友。即使个别极右翼领导人曾对北约持怀疑态度,但上台后也难以轻易背离欧洲的集体利益。

法国极右翼力量的诉求,并不在于脱离北约或放弃对乌克兰的支持,而是希望在北约内部和欧洲事务中争取更大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长期以来,法国一直试图在欧洲扮演领导角色,并在欧洲防务一体化上大做文章。法国极右翼虽然批评北约过于依赖美国,但并不否认北约的存在价值。在这个问题上,极右翼与法国主流政界有一定共识。只是现实的欧洲并不具备这种力量。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即使是亲俄的极右翼力量也难以公开支持普京。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而言,俄罗斯对乌动武是触碰了安全红线,动摇了二战后欧洲通过互信合作构建稳定的基础。如果对俄罗斯的入侵坐视不理,无异于鼓励其今后继续挑战欧洲秩序,尤其是对中东欧国家来说,那将是重大的安全威胁。这是欧洲各国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法国极右翼虽然在对乌支持力度上与其他党派或有分歧,但在原则立场上不太可能背离欧洲共识。

欧洲和美国在推动北约在全球安全秩序以及地缘政治上发挥更大作用是有共识的。何况,极右翼内部也存在亲美的声音。因此,欧洲对北约的支持大方向不会改变。

极右翼力量的崛起,反映的是欧洲一些国家渴望获得更多战略自主的诉求,是老百姓对移民、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不满。所以才会出现回归保守,但回归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好日子,要保住好日子又必须发展自身,这才是真正的挑战,而非简单对美国说"不"。

虽然欧洲出现回归保守的倾向,可能意味着在经贸关系上,美欧之间会有更多的摩擦,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欧洲将脱离美国或放弃捍卫既有秩序及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意味着西方文明将会由此而失去其近500年来所具有的扩张动力。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极右翼政党壮大所反映的问题。它提醒我们,要客观认识欧洲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只有在客观、全面的认识基础上,我们的对欧政策才会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重要!重要!重要!

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大家可以将“人大重阳”设为星标

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卡片

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就能看到“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 人大重阳

RDCY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2013年1月19日,是重阳投资向中国人民大学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7个部门、运营管理4个中心(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忘了“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