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 智谏沛公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沛公攻入咸阳,占据秦宫后,被这里的奢靡生活、财宝美色所迷,樊哙直接提建议,不想听。张良呢。借秦之亡提醒沛公,沛公听其言。这就是张良之能。张良知道沛公这样做会出大问题,但是呢,他没有直接批评沛公,让樊哙先讲,张良在旁边旁敲侧击,度过了这次危机。

在古文名篇《触龙说赵太后》里,触龙也是这样,不能直接劝谏领导,而是通过迂回之道来完成。

人性就是这样,日子好了会懈怠,逆耳忠言不容易听得进去。

刘邦从一个“混子哥”,不断地逆袭,最后开创大汉帝国,这了不得的功业背后,是有他的底层逻辑的。刘邦的心量是可以的,樊哙是那种直言直语,很鲁莽的,他劝谏刘邦的时候,话肯定很难听的,不留面子的。但是呢,沛公不听,有那种任性在。

沛公其实就是多享受一会儿是一会儿,就是那种浑劲儿来了。张良其实是给沛公一个台阶下,顺其自然。

十 鸿门斗智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将柰何?”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後解,语在项羽事中。

在复杂的形势下,张良的判断就是沛公和项羽的军事实力对比,这个时候对上,沛公必然输。还要退藏,这个时候不能对上。该装孙子还是要装孙子。沛公也是反应快——良曰:“沛公诚欲倍项羽邪?”沛公曰:“鲰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故听之。”“鲰生”小人建议我的,这就是沛公承认自己做得不对了。“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你看这个理由也行,沛公是给项王看好门呢。

良曰:“沛公自度能卻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自度,沛公啊,您自己掂量掂量啦。

沛公默然良久。这个时候沛公的CPU在烧,这默然的内在是快速地计算,在想对策,越想越是心惊,越想越是冷静下来,看来自己是有点飘了,飘了啊!“固不能也。今为柰何?”“固”字用得好,怎么想方设法,还是没有胜算。困境还能解码?

谋士就是解难的,就是给领导护好大方向,给领导出谋划策解决在达成目标的路上遇到的困境的。

谋士要具有很强的应变力,这件事是突发事件,张良刚因为送韩王,就在这个空档,领导就给来这一出,真是想锤沛公一顿啊,但是事情发生了,还是要解决啊!

张良迅速找到一个突破口,就是项伯,张良对项伯有恩,项伯这个人呢,知恩图报,有些情义,是性情中人,可以作为缓和的中间人。

“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宾婚。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後解,语在项羽事中。”这是著名的鸿门宴,其实事情的转机点,一为项伯,二为张良对项羽心性的把握。一流的谋士,一定是那种能把握全局,洞察人性,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