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夏的午后,复兴中路565弄堂里少了一些喧嚣和嘈杂,有的是阳光下的安详和柔和。经办人徐卉和思南居委的干部们,放弃了中午休息时间,又一次结伴来到了25号4楼孤老李霞珍的家。

伴随着复兴中路565弄21—22号、23号、24—25号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从一轮到二轮的100%高票生效,项目组和街道居委为地块内像李阿姨这样的“特殊人群”筑起了“温暖结界”。“居民们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在黄浦区房管局、瑞金二路街道、永业集团的共同努力下,洒在居民们身上那份热腾腾的“情”,正为他们即将开启的新生活点燃新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平方米的房间内,紧凑地摆着床和橱柜,仅留下一个只容一人的过道。今年是李霞珍搬进复兴中路565弄的第30年,也是她心心念念盼望改善的第30年。“合用卫生间和厨房间,特别不方便。”李阿姨说,这些年,随着邻居们陆陆续续地把房间租借出去,李阿姨碰到的因为合用而导致的尴尬事,不胜枚数。“我身体勿好,能够让小年轻们就尽量让。”经历多了,自然磨平了阿姨的心态。

今年3月,还在医院化疗的李霞珍终于收到了自家房屋要改造的“喜讯”,“开心啊!我都将这件喜事给病房里每位病友都分享了一遍。”考虑到阿姨的身体情况,负责李霞珍家对接工作的经办人徐卉,带着意见征询单和相关材料、政策,奔赴医院,贴心地送到了阿姨的病床前,“她们工作非常到位,虽然我也是这辈子第一次经历综合改造,但是政策和流程,在她们帮助下吃得很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霞珍和经办人徐卉,虽然素昧平生,但热腾腾的服务着实让病床上的李阿姨感动。“小徐人好,知道我是一个人,每次来,都提早2—3小时,陪我聊聊天,开导开导我,就像我家人一样。”渐渐地,两人的信任感也加深起来,到了第二轮项目投票时,“我几乎都没怎么看方案,勿需要看,对我嘎好,不可能骗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同时,来自思南居委的一股股暖流,也在奔向孤老李霞珍。“阿姨身体好时,做了10几年楼组长,为居委分担了不少。现在,阿姨身体勿好,我们一定要为她分担一些。”思南居委干部告诉记者,考虑到阿姨已经78岁,找房子过渡,会遇到一些困难。居委干部和经办人一起为阿姨想办法联系熟悉的中介,让阿姨尽量在看病的医院周边找到合适的房源。二轮生效后,李阿姨还面临着要搬家,有线电视、电话,都要办理报停。“阿姨刚化疗回来,身体很虚,这些事情,我们如果能代办,就尽量帮她办掉,省得阿姨来回跑。”6月13日上午,居委干部们刚刚用了半天时间,特意跑到外区去办理了有线电视的报停。

“感谢、真心感谢他们!”自从丈夫离开后,无依无靠的李阿姨,在这些爱的包围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情。“这次去医院复查,各项指标都很好。我希望,搬进新房后重新开启新生活。”李阿姨湿润的眼睛里,载满对未来的期待。她说,搬回来后,要继续到复兴公园合唱团里唱歌,还计划着练练书法,当然,她也还想继续为楼组出份力。“阿拉姆妈活到了100岁,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20岁。”阿姨欢快的笑声,填满了整个房间,也填满了所有给予她帮助人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2024年黄浦区第一个小梁薄板房改造项目,142户居民中像李阿姨这样的特殊人群,还有不少。区房管局、瑞金二路街道、永业集团等正想方设法、多措并举,为他们圆梦新居竭尽全力。

记者 / 王月华

编辑 / 孙冲

图片 / 王月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