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新纪元,用有趣故事解读餐饮与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导读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下个月就要进入三伏天了,不过,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了,今年的三伏天与以往有所不同,是 60年难见“母伏”遇“冷夏”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今年的三伏天会很热吗?咱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01

2024三伏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伏的日期算法是非常复杂的,是从夏至日后到第三个庚日即为初伏,大家都知道夏至开始,北半球便是昼长夜短,一天下来热的时间自然也就更长了。

那么今年的三伏天跟往年一样都是持续 40 天,只是进入三伏天的时间比往年更迟一点,今年是从 7 月 15 日开始入伏,到 8 月 23 日结束。

其中,初伏为 7 月 15 日至 7 月 24 日,中伏为 7 月 25 日至 8 月 13 日,末伏为 8 月 14 日至 8 月 23 日。

如此长的三伏天,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

02

2024三伏是“母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三伏天被称为“母伏”,这是根据中国传统农历来划分的,2024 年的入伏日期是农历六月初十,是双数,所以今年的三伏天就是“母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的日期有着特殊的寓意,而“母伏”和“公伏”就是其中的一种。按照民间的说法,入伏当天的日期为双数就是“母伏”,如果是单数就是“公伏”。

03

公伏热的跳,母伏爽的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间俗语:“公伏热的跳,母伏爽的笑!”

这句俗语就是形容“公伏”和“母伏”的天气差异。,与“公伏”相比,“母伏”的天气可能会更加凉爽,一般凉爽的天气指的是初伏和中伏,末伏还是会比较热的。

不过,这只是一种民间的传统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三伏天的天气还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气温、湿度、降雨量等。

04

母伏遇冷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民间流传的“三伏天”歌谣,今年三伏天属于60年难遇的“冷夏”,其实今年江南地区夏季雨水比往年更多。

比如江西广东福建等地区连续几个月一直都是降雨天气,这可能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导致的。

当“冷夏”遇到“母伏”,前期的初伏和中伏可能会比较凉爽,但是后期末伏的秋老虎可能会比较热,甚至可能会出现秋季干旱的情况。

05

如何避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母伏”和“冷夏”的双重影响下,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呢?

首先,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其次,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至少要喝 8 杯水,避免出现脱水的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尽量选择在早晚时段进行户外活动。

最后,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内,以免出现“空调病”。

总之,2024 年的三伏天将是一个不寻常的时期,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这个挑战。在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和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平安度过这个炎热的夏季。

最后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非常感谢!

如果你爱看美食,爱看餐饮故事,欢迎关注我们

与君共勉

最穷无非讨饭

不死终会出头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当成了喜欢